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木蘭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在C919總裝下線以后,很多人根本無法理解我國在這個型號上相比于運10取得了多大的進步和技術成就,反而認為,我國在80年代初期就有這種研制水平,現在的C919只不過是在此基礎上購買了一些國外先進部件進行組裝而已,這對于C919來說,也是夠委屈的。
要知道運10的參照藍本波音707,而C919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空客的A320neo和波音的B737MAX,這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
我們就幾個方面來進行對比。
1.座艙舒適性

通俗點講,就是座位越寬越舒適,C919中間座位是特別加寬的,寬度是C919>A320neo>737MAX8,所以就座艙舒適性講,C919勝!
2.載客量
就載客量來說,我們對比全經濟艙布局,C919是168座位,737MAX8是175座,A320neo是189座,在載客量方面A320neo勝!
3.發動機
A320neo用的Leap 1A和C919用的Leap 1C都是78寸的引擎,涵道比是11:1,而737MAX用的Leap 1B則只有69寸,涵道比9:1。但是A320neo還可以換PW1100G,風扇尺寸81寸。理論上A320neo>C919>737MAX。在發動機方面,A320neo勝!
4.機身結構和材料應用
這三款機型,復合材料的應用比例大致相同。而C919采用了承載式風擋,這種新設計目前很流行,像787就是這一設計。按波音的說法可以減少一點點結構重量,也減少一點阻力。737MAX和A320neo還是舊款。以國內現有的水平來說,C919在結構可靠性上追平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是不可能的,但故障率也不會差出一個數量級。
C919的小翼類似于波音787的小翼,而波音 737MAX的是那種夾子樣的小翼,空客 A320neo的則是鯊鰭小翼。要說哪個好,也就見仁見智了。
但就氣動性來說, C919比起競爭對手具有一定優勢。它利用先進手段大幅提升了設計效率。通過采用快速成形技術、先進優化設計方法及精確CFD與優化設計、風洞試驗驗證的無縫結合,C919飛機設計在超臨界機翼、增升裝置、翼梢小翼、減阻技術和流動控制技術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 經風洞試驗和不同CFD程序計算驗證,機頭、 后體設計減阻1%,翼梢小翼設計減阻2%,機翼吊掛/發動機一體化設計比競爭機減阻2%,總體達到了C919空氣動力設計相對競爭機同比減阻5%的設計要求。
5.飛行性能

從數據看,C919尺寸最小,起飛重量最低,航程也最短,載客量也是最少。別的數據差別不大,但是航程上來看,C919的航程是4075公里,就其配備的發動機來說,感覺有點不可思議。當然也有可能這個數據是搭載CFM56發動機的數據……就目前的數據來看,A320neo和B737MAX各有千秋。

你不能說C919有多超前,但她并不落后,就像沒有殲10哪來的殲20一樣,飯總要一口一口吃,才能研制出超一流的飛機。和幾十年前的運10相比,C919的進步是巨大的,這是不可磨滅的事實。從數據看,C919尺寸最小,起飛重量最低,航程也最短,載客量也是最少。別的數據差別不大,但是航程上來看,C919的航程是4075公里,就其配備的發動機來說,感覺有點不可思議。當然也有可能這個數據是搭載CFM56發動機的數據……就目前的數據來看,A320neo和B737MAX各有千秋。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