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日本竟把臭名昭著的《我的奮斗》加入課本,而且不是第一次了?

    最近,日本的一版教科書將希特勒臭名昭著的自傳《我的奮斗》加入課本,對于二戰的被侵略國的廣大人民而言,總是讓人心里不太舒服的。因為《我的奮斗》作為納粹的象征,一直是全世界人民心中深惡痛絕的。這無不讓人想起歷史上的日德同盟,由日德同盟發展出的三國軸心為世界帶去慘烈的戰爭和殘酷的損失。但實際上,這不是日本第一次引入《我的奮斗》了。

    ▲我的奮斗最初版

    一般說法,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后退出國聯,導致國際上日本陷入孤立,所以日本選擇了仇英美而親德國的外交方向。實際上,日本和德國的眉來眼去實際上要比這早得多,早在一戰末期就開始了。在這方面做的最大也是最過火的是加藤寬治,他是海軍中著名的鷹派。有說法認為,他強烈的反英美情緒是因為在一戰中受英國海軍指揮的時候,英國人對其的態度并不好,使得他懷恨在心。不過現在看來仇視美英是日本海軍少壯派軍官的共性。加藤寬治在私底下和德國公海艦隊的軍官接觸,先斬后奏定下了一個密約,那就是德國把潛艇等技術交給日本,并且暗中派遣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前往日本。作為回報日本將在未來《凡爾賽和約》廢除后,將德國奉送的技術以及在德國技術基礎上研發的成果交還給德國。這一密約傳回國內后,差點把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嚇死。加藤友三郎把加藤寬治一頓痛罵,并且把密約原本要回后銷毀。這是日本海軍內部派系分裂的開始,加藤友三郎被稱之為大加藤,加藤寬治被稱之為小加藤,大小加藤之爭將會貫穿日本海軍內部的政治斗爭,并且在華盛頓會議和倫敦會議上爆發。

    ▲加藤友三郎

    ▲加藤寬治

    一戰后,在巴黎和會上,日本得到了德國殖民地的委任統治權和中國山東的特殊利益,但是日德關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在戰俘問題上日本人沒有搞虐俘,被俘虜的德國人甚至有一部分在戰爭結束后留在了日本。大正時期著名的幽蘿浦咖啡館,尤海姆西式點心店就是曾經被俘虜的德國人開的店,德國人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日本人的飲食,肉類和油炸食品的消費量都有所增加。這一現象使得日本民間普遍對德國人有好感,親德之風一度甚囂塵上。

    ▲一戰結束后被送回國的德軍俘虜

    促使日本海軍中的鷹派更為親德的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署,列強認為一戰的爆發原因是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尤其是海軍造艦競賽。所以華盛頓會議的一大目的就是進行海軍軍備限制。在會議上,英美日的海軍比例是5:5:3,而日本海軍一貫堅持保有對美國的比例是10:7的觀點,這就是著名的對美七成論。這一比例在日本海軍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日本海軍內部的鷹派甚至抬出了海軍的“大御所”東鄉平八郎反對條約,從此日本海軍分裂為支持條約的條約派和反對條約的艦隊派,條約派是親英美派,艦隊派則是反英美親德派。但是加藤友三郎力排眾議,以天皇圣斷為擋箭牌,打著裕仁的旗號簽訂了華盛頓條約。加藤友三郎以崇高的威望和裕仁的圣斷壓下了反對派,但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當加藤友三郎面對咄咄逼人的加藤寬治的時候,他心里應該也明白,日英同盟無疾而終,日本在野心的驅使下倒向對德友好已經是大勢了。

    ▲華盛頓條約的簽訂

    希特勒上臺后,大力鼓吹種族主義,推行軍國主義,要打倒美英報仇。之前日本陸軍已經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日本和美英的關系迅速惡化。此時德國和日本有了共同的敵人,加上駐德大使武者小路公共和駐德武官大島浩兩個急先鋒,日德關系自然極速升溫。一個明證是在1935年日本海軍將赤城號的圖紙送給了德國參考,用于制造德國自己的航母齊柏林伯爵號。

    ▲圖片中央的便是大島浩

    ▲前排左側人為武者小路公共

    ▲一直難產的齊柏林伯爵號航母

    更為煽動日本少壯派的是1932年希特勒的《我的奮斗》被翻譯為日文,這一版本被別有用心的刪去了原書中對黃種人的輕蔑,尤其是希特勒對日本人的觀點,只留下了煽動對美英的仇恨和種族主義內容。這使得認為日本是神國,日本人是天神后裔的日本種族主義者的和納粹的思想有了共鳴。因而《我的奮斗》一度成為了日本軍隊少壯派的必讀經典,因而今天《我的奮斗》進入課本,不管是對于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是應該值得去警惕的現象。

    ▲大角岑生

    日本內部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但是日本陸軍一直以來有親德的傳統,日本海軍內部的條約派則被大角岑生大清洗過,只剩下了山本五十六,米內光政,井上成美等人,這些人在大角岑生的鐵腕下已經是泥菩薩過江,對此也是愛莫能助。1936年,《日德防共協定》簽署這一協定正式宣布日德同流合污,這一協定也成了三國軸心的開端。

    ▲《日德防共協定》日文原件

    1940年,德國橫掃歐洲,法國投降后,日本人的心思又活躍了起來。因為法國已經完了,那東南亞法國的殖民地可就是送上門的肉了。日本海軍一直以來的南下夢已經要實現了,想要“進駐”法屬印度支那,那就得讓維希法國點頭,于是日德結盟的呼聲日漸高漲。在日本國內,親德和吹噓德國的聲音也隨之水漲船高,《我的奮斗》的銷量也與日俱增。井上成美懂德語,他告訴下面的年輕軍官被刪減的內容,但是瘋狂已經充斥著海軍內部。1940年,近衛文磨第二次組閣,這次他廢除了政黨,組織了法西斯組織大政翼贊會,日本陸軍與海軍的少壯派制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這一綱要中心思想就是德國的勝利已經近在眼前,日本應該搭上德國的戰車,建立其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井上成美

    ▲準備簽訂日德同盟的希特勒和松岡洋右

    ▲為慶賀日德同盟,希特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穿上和服

    ▲戰時訪問德國交流技術的的日本海軍

    作為一度成為了日本軍隊少壯派的必讀經典的《我的奮斗》,今天《我的奮斗》進入課本,不管是對于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是應該值得去警惕的現象。

    另外,要提一下的,曾經在我國網絡上流毒甚廣的“德棍”,也就是無腦吹噓德國的人群,實際上和曾經無腦吹噓德國的日本人是一樣的,或者說本身就是曾經日本少壯派無疑吹噓德國風氣下的遺老遺少。究其本質,還是讀書太少。那些穿著納粹軍服揮舞著第三帝國國旗,一口一個元首的,大多數都沒有看過《我的奮斗》,更不知道黃種人也是納粹的種族主義屠殺對象,只是納粹離得遠沒有禍害國中國罷了。到了今天,“德棍”已經寥寥無幾,也證明久而久之,那些吹噓德國的謠言會隨著歷史真相的普及不攻自破。歸根結底,當年那些甚囂塵上吹噓德國品質和德意志民族的段子只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罷了。

    ▲某地“德棍”懸掛納粹旗幟

    本文為筑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主編原廓,作者櫻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發表于 2017-04-25 00:00
    • 閱讀 ( 76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