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云是懸浮在空氣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集合體,當空氣達到飽和時(即相對濕度達到100%),天空中就會形成云。而云變化多端,天空中有各種不同顏色的云,有的潔白如絮,有的是灰蒙蒙一片,不同的云出現,給人不同的觀賞感受,也預示著不同的天氣狀況。
最近,中國南方進入雨季,北京也下起了暴雨,知力君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與云有關的有趣的氣象知識,那就是怎么通過看云來識別雨天!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鉤卷云

(圖片來自網絡)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是常見的民間諺語,而這句諺語中的“鉤鉤云”,在氣象學中則被稱為鉤卷云。
鉤卷云通常是在海拔千米的對流層出現,云體很薄,呈白色,云絲往往平行排列,向上的一頭有小鉤或小簇,下有較長的拖尾,很像逗點符號。這種云的后面常帶有鋒面,當它系統移入天空,并繼續發展時,刮風下雨是常見的天氣現象。
“棉花云,雨快臨”——絮狀高積云

(圖片來自網絡)
絮狀高積云,大家一般叫它“棉花云”,是由于空中的潮濕氣層不穩定,有強烈的亂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
絮狀高積云一般在暖季出現,由水滴構成,外形像一個個相連的棉絮團,頂部略有隆起。這種特殊的形態,說明空中氣流不穩,亂流豐富,通常預示著會有地方性降水等天氣。如果在夏季的早晨或者上午出現,通常是下午有陣雨、雷陣雨的先兆。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卷積云

(圖片來自網絡)
什么是魚鱗天呢?魚鱗天就是在天空上緊密地排列著一些整齊的云片,云塊很小,白色魚鱗狀,成行、成群排列分布在高空,有時很像微風吹拂水面而成的小波紋。這種云,在氣象學上叫作卷積云。
卷積云是由高空大氣層結不穩定產生波動作用而形成的,如果天空云的分布以卷積云為主,它又與卷云、卷層云有關聯,相互影響,并系統發展,通常預示將有不穩定的天氣系統,并將出現陰雨、大風天氣。
“炮臺云,雨淋淋”——堡狀層積云

(圖片來自網絡)
堡狀層積云的特點是個體呈條狀的垂直發展的積云形的云塊,它們并列在一條線上,有一共同的底邊,頂部凸起明顯,遠處看去很像“城堡” 。
堡狀層積云大多出現在早上( 約占80% ),因為此時大氣層結比較穩定,如果它在此時出現,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在10分鐘以上),則預示本地受不穩定氣團控制,下午到前半夜很容易出現對流性天氣。
不過,有時高積云、層積云內部產生緩慢的小尺度對流或一些淺薄的系統過境也可發展為堡狀層積云,但這種情況不會產生雷雨天氣。
“天上灰布云,下雨定連綿”——灰布云

(圖片來自網絡)
灰布云指雨層云,雨層云屬于低云,多出現在暖鋒云系中,由整層雨層云潮濕空氣系統滑升冷卻而成。雨層云的云層相當厚,厚度可達八到九千米,且云滴濃度很大,能完全遮蔽太陽和月亮的光線。
雨層云籠罩在空中,意味著4小時之內會有降雨,而且這種降水呈灰茫茫的水簾狀,通常會持續幾個小時。
“江豬過河,大雨滂沱”——碎雨云

(圖片來自網絡)
“江豬”是指雨層云下的碎雨云,碎雨云是降水云層下經擾動凝結而形成的碎云,常出現在雨層云、積雨云或厚的高層云下,云體低而破碎,形狀多變,移動較快,呈暗灰色。是由于降水物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在亂流作用下水汽凝結而成。出現這種云,表明雨層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將來臨。
有時碎雨云被大風吹到晴天無云的地方,夜間便看到有像“江豬”的云飄過銀河,也是有雨的先兆哦。
根據天上的云彩判斷天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部分也都比較靠譜,比如上面的識雨諺語。雖然現在的天氣預測技術已經很先進,但大家不妨在生活中細心對照觀察,從中也會收獲不少樂趣哦。
編輯:魯凡英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