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年前的7月1日嗎,香港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提到香港影視,除了邵氏、銀河印象和向氏兄弟的星集團,大概就屬香港電視廣播公司(簡稱TVB)最為知名了。

不同于香港電影多方鼎足而立的態勢,在電視劇方面,TVB永遠是最大的贏家,這個1965年宣告成立的電視集團經過試播運營,上市掛牌,開始了進50年的傳奇歷史。

從首播的《歡樂今宵》到如今為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與大陸即將共同推出的《新創世紀》,TVB的眾多優秀作品伴隨著60后—00后的成長,正當我們看著眾多奶油小生變身為憂郁大叔,不變的只是情懷罷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年伴隨我們成長的TVB作品,看看他們,你能否回憶起曾經的自己?
TVB的優秀作品雖然眾多,但也不是面面俱到,仔細看過自回歸以來的作品,基本分為三大類,職業劇、古裝劇和家庭劇(當然也不是完全各自獨立,之間會有重疊)。

三大題材又可以下設若干欄目,例如職業劇又可以分為警匪劇、醫療劇、律政劇等,古裝劇可以分為魔幻劇和歷史劇,家庭劇的涵蓋范圍可以更廣,90年代比較盛行的商戰劇也完全可以歸為此類。
一.職業劇
1.警匪劇
(代表作:《刑事偵緝檔案》《陀槍師姐》《談判專家》《讀心神探》《使徒行者》)

此類作品一直是TVB引以為傲的拿手菜,此類題材甚至比日韓都領先將近10年,雖然日本不乏BOSS之類的優秀作品,但早在20年前的TVB的刑事偵緝檔案就已經將此類刑偵劇詮釋的近乎完美。尤其是感情線與破案線索完美的融合一致,也奠定了TVB刑偵劇之后的基本框架,《陀槍師姐》和《談判專家》就是最好的承接。
至于演員,作為當家的題材,警匪劇基本承包了TVB全部的老戲骨,經歷了由陶大宇到歐陽震華、張智霖再到林保怡、林峯的更新換代,郭可盈到關詠荷再到文頌嫻、佘詩曼。雖顏植各有千秋,不變的是爆炸的演技。

2、醫療劇
(代表作:《妙手仁心》《仁心解碼》)

或許是人們對于疾病天生的恐懼,也或許是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操,TVB于1999年推出的醫療劇《妙手仁心》大獲成功,雖然沒有刑偵劇那般跌宕起伏,也沒有商戰劇一樣的豪門恩怨,此類醫療劇以平淡的鋪陳和細膩的刻畫堅決不走偶像劇的狗血腦殘模式,就像吳啟華在劇中的表現,隨和、認真、責任,生命的敬畏和感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反倒別有一番滋味值得深切體會。

2、律政劇
(代表作:《法網伊人》《壹號皇廷》《真相》《律政新人王》)

我們知道,亞洲大多數精彩的律政劇基本出自于日本,律政電影基本出自韓國,但這并不說明TVB的律政劇就僅僅是差強人意,相反,很多杰出的代表作甚至至今被播放于法學高校的課堂上。
不知是否是有感于TVB律政劇的高大上,無數莘莘學子懷揣著揮斥方遒的律師夢和端莊肅穆的法官夢掀起報考法學院的狂潮,然后直到畢業后才發現,原來影視劇僅僅是影視劇而已,千萬不要過于當真,因為認真你就徹底輸了。

二.古裝劇
1、魔幻劇
(代表作:《封神榜》《人龍傳說》《搜神傳》)

提到陳浩民,相信大部分人不會陌生,因為他幾乎承包了TVB絕大多多數的魔幻古裝劇。
從宅心仁厚的葉希到古靈精怪的哪吒再到責任感十足的石敢當,陳浩民的古裝劇伴隨著80以及90后的成長,而或許是此類題材足以駕馭的輕車熟路,陳浩民轉戰內地后依然承包內地魔幻劇,看看他的濟公和武財神,或許你會忍不住回憶起兒時的記憶。

2、武俠劇
(代表作:《尋秦記》《射雕三部曲》《鹿鼎記》《大唐雙龍傳》)

此類作品基本指古龍金庸黃易三巨頭的作品,從最早期的古龍的《陸小鳳》(大概是70年代)到80—90年代盛極一時的金庸熱再到90年代末黃易作品的強勢反彈,TVB的武俠口味看來也在不斷轉換。
當然,最為知名的還是后兩者,因為正式金庸與黃易的作品捧紅了無數新人(如黃日華、陳浩民、張智霖、古天樂、李若彤、林峯等概不論述),當然,喬峰出場自帶的BGM如今也依然聞名遐邇。

3、歷史劇
(代表作:《金裝四大才子》《狀王宋世杰》《醉打金枝》《大太監》《宮心計》)

此類劇種的可以指歷史人物傳記劇也可以指宮廷內斗劇,前者多集中于2010年前,后者則在2010年后掀起了一股全民撕逼的狂潮,不管如何,該類作品雖導演融入自己的戲劇元素在其中,但大多情節基本以歷史真實故事為出發點。
就像胡適認為的那樣,歷史就像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與其多讀教科書,不如了解多人的功過評述,終有一日會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物觀和歷史觀。

三.家庭劇
1、商戰劇
(代表作:《創世紀》《流金歲月》《天地豪情》)

與我們看到如今的《繼承者們》《小時代》講述豪門紙醉金迷的生活不同,同樣是上流社會的生活樣態,90年代興起以視帝羅嘉良為首并云集陳錦鴻黃日華張家輝古天樂的TVB商戰劇顯得更加有內涵,因為理想、拼搏永遠是此類劇最為正能量十足的地方。
整個類型題材中的核心要義(商業帝國的熱忱和激情)甚至足以深切影響著內地改革開放下第一批下海的弄潮兒,打滿雞血。至于演員不用多說,每一位當年的小鮮肉擔當現在都是獨當一面的影視帝王。對了,題外話一句,運氣好的話你還能看到大冪冪的劉愷威。

2、倫理劇
(代表作:《一屋老友記》《老表你好嘢》《花花世界花家姐》)

受題材限制,小編對于此類作品確實沒有前述作品涉獵的那般廣泛,但2016年出品號稱足以拯救TVB的《一屋老友記》瞬間喚起了我對于TVB家庭倫理劇的記憶。與商戰劇的爾虞我詐不同,TVB的家庭倫理劇以和諧為第一要義,家和萬事興,一個個看似平淡的故事卻深藏人生智慧,這就需要你慢慢用心感悟去了。

然而,就像香港電影如今的困境,TVB也在21世紀后漸漸衰落,雖然不乏《大太監》《使徒行者》等評價較高的作品,但整體來說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90年代同日而語,至于演員更是在林峯等人走后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年輕的無力培養,中堅力量全部北上(但也爛片不斷),只剩下歐陽震華等老人孤獨的堅持與守候,英雄末路的蒼涼感不言而喻。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深愛著TVB,愛著那個給我們帶來歡聲笑語伴隨著一代又一代騷年走向未來的希望之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