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相信進化論的人常常會這樣說:“如果人是猴子變的,那么世上為什么還有猴子?”
實際上,這個問題等同于:
“如果狗是狼變的,那么世上為什么還有狼?”
“如果雨是云變的,那么世上為什么還有云?”
“如果華裔美國人來自于中國,那么世上為什么還有中國人?”

要搞明白“人類是猴子變的”這句話對不對,就要看看人類的祖先究竟是不是猴子。
現代生物學在找某個物種的祖先時,還是得靠和其他物種進行比較,看看它們是不是有共同的祖先(同源性)。
在判斷2個(或者2類)物種有沒有共同的祖先時,主要依賴2個標準。
一致性
第一個標準是一致性(identity)。這個標準是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在1843年提出的。他認為,如果兩種生物都具有相同的器官,那么不管現在它們的器官長成什么樣,它們都算一類生物,來自于共同的祖先。

▲ 鯨、蛙、馬、獅、人、蝙蝠、鳥都是四足動物
比如,在發育的某個階段都具有4條腿的生物都可以算成一類——四足動物,不管它們看起來像不像。按照一致性的標準,蛇、鳥類和人類都是四足動物,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性
第二個標準是相似性(similarity)。如果 X 和 Y 表面看起來相似,那么它們就屬于一個類群,算是同一類生物。比如,貓頭鷹的翅膀和老鷹的翅膀很像,所以貓頭鷹和老鷹都屬于鳥類,有共同的祖先。這當然沒錯。

▲ 蝙蝠和鳥類的翅膀都是由相同的器官發育而來,昆蟲的翅膀和它們僅僅是功能類似
但是有時候通過相似性來判斷也會掉到坑里。比如,鳥和許多昆蟲都有翅膀,按照相似性來說它們也可以算一類生物,如果你喜歡可以把它們叫做“有翅膀的動物”,但在生物學上可沒有這一類。
為什么呢?因為這兩類生物的遺傳相似性很低。如果用一致性進行判斷就容易多了,鳥和昆蟲的翅膀并不是同一個器官變的,它們是湊巧具有相同的功能而已。
兩個物種有沒有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長什么樣有時很難憑借肉眼看出來。
在剛剛接觸生物學和進化論的人看來,外表的相似性這個標準比較好用,所以才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人和猴子長得不一樣,那就不能算一類生物,人自然也不可能是由猴子變的。

不過,用外貌做標準的人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如果不看外表,而看基因的相似性,人類、類人猿以及現代猴子實際上非常相似。比如,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在98%以上。

▲達爾文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在98%以上(但達爾文不是黑猩猩)
回到剛才的問題:我們的祖先算猴子么?

按照共同祖先算的話,現在的人類(智人種),還有滅絕的人類(如尼安德特人種)都有共同的祖先,所以我們組成了人屬。
因為人屬和黑猩猩屬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它們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合——人族。
再往上,人族和大猩猩族有共同的祖先,又構成了一個集合——人亞科。
人亞科和猩猩亞科有共同的祖先,一起構成了人科。
再往上,人科和長臂猿科有共同祖先,一起組成了人猿總科。
再往上,是類人猿下目。
再接著往上,大部分猴子(跗猴型下目)和猿(類人猿下目)因為有共同的祖先所以被合并到了一起,它們被叫做“簡鼻亞目”(higher primates)。
簡鼻亞目和原猴亞目由于有共同的祖先,所以一起構成了靈長目。

▲靈長目大家族的分化史
所以,現在地球上所有的猴子和猿(大猩猩、黑猩猩、紅毛猩猩、倭黑猩猩、長臂猿、合趾猴和人類)都有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是靈長目的動物。

▲ 你的祖先,也是靈長目動物的共同祖先可能長這樣
圖片來源:the Field Museum in Chicago
現在問題就變成,靈長目的動物算不算猴子了。
有人可能還想反抗一把:不是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是猿變的嗎?猿不能算猴子吧。
其實問題本來可以不用那么復雜,因為猿其實也是一種猴子,只不過是一種塊頭更大、沒有尾巴的猴子。生物學家給它們取“猿”這個名字主要是出于實用的目的。

▲這些都算猿,很有猿分
在猿的進化過程中有一些分支長得非常像現代的猴子,如果這些猿類的分支存活至今,猴子和猿在外貌上就會傻傻分不清了。

所以,關于這個問題的科學回答是這樣的:
“人類是由類人猿下目的生物演化而來的,類人猿下目的祖先是一種古老的靈長目動物。
如果你口中的猴子指的是靈長目的動物,那么答案是‘是’;
如果你口中的猴子指的是現在在地球上蹦跶的猴子,那么答案是‘否’。”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