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愛好女;性別女,愛好男男。
腐女正以摧枯拉朽之式席卷大江南北,以致于綜藝節目不賣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現象級。最近剛回歸的真人秀《極限挑戰》,就靠著男男CP圈了無數粉,紅興、豬羊、渤迅、雙黃……總有一款適合你。
著名耽美作家(大霧)南派三叔就曾說過“一個腐女百萬兵,得腐女者得天下。”問題來了:為啥現在腐女這么多?鑒于腐女涉獵面太過廣泛,本文僅以耽美小說為例,說說為啥腐女會喜歡YY兩個大男人談戀愛。
接下來你將看到:
●耽美小說是腐女們的最愛
●純愛與字母章節
●女性缺席的女性文學
腐齡十年從不看字母章節的值班編輯丨雪竹
耽美小說是腐女們的最愛
-+-
提到各類“腐朽”的亞文化,大多和霓虹國脫不了干系。
“腐女”一詞也源于日語,是“腐女子(ふじょし)”的簡稱,指的是喜歡看/幻想兩個男人談戀愛的女性。表現類似題材的作品,被稱為耽美(たんび)作品。
對于國內資深/大齡腐女來說,沒看過尾崎南的《絕愛》,都不好意思稱自己“腐”。兩位男主角莫名其妙、死去活來的愛情催無數腐女淚下,也被許多學者視為大陸耽美的啟蒙之作。

1994年《絕愛》出現在中國,耽美自小群體開始慢慢蔓延,到1999年,中國出現了第一篇耽美文——《世紀末最后的流星雨》,這篇文是根據《灌籃高手》改編的,是不是覺得自己這么多年動畫片白看了?

到了世紀之交,已經有“十女一腐”的說法。自2006年后,耽美文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在晉江和起點上,耽美文的數量僅次于言情,位于第二位,替代了
武俠小說的江湖地位。
直到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十女九腐”的傳言,雖然沒啥數據支持,但發展趨勢確實是這樣,只是腐的輕重程度不太一樣罷了。
我們經常聽到的CP,是coupling的簡稱,表示兩個人是一對,這個概念多在腐女圈使用。一對“男×男”CP,“×”前面的是主動的一方;后面的是被動的一方。
所謂“CP可拆不可逆”,“A×B”和“男×女”一樣,是不可逆的,耽美小說中肯定要交代清楚誰主動誰被動。仙流CP(仙道×流川楓)和貓鼠CP(展昭×白玉堂)都是經典不衰的國民CP。
任何素材都能成為腐女腦補的對象。腐眼看人基,CP間連接觸都沒有,腐女腦海里就能演二百集電視劇。

●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過
純愛與字母章節
-+-
雖然腐女和耽美這兩個詞都源自日本,可中國文學中早就有類似的作品。中國有記載的南風(即男風)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代表作有《弁而釵》、《宜春香質》、《品花寶鑒》等等,聽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到里邊有很多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對比元末的耽美文學和現代的耽美小說,有三點特征幾乎
完全沒變。
一是男性角色女性化。可能無論是耽美小說的作者還是讀者,都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但只要單拎出描寫人物的文字,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女性化的傾向。
比如在元老級耽美作者天籟紙鸞的代表作之一《花容天下》中,對主角容貌的描寫:
“他慢慢睜了眼。周圍的美景頓時黯然失色。長長的睫毛在乳白色的月色中漆黑柔亮。那顆晶董深遽的瞳孔散發著紫羅蘭的光芒……他化是沒說話,又將眼睛閉了上去。濃黑的睫毛在眼臉下透落了一片扇形的陰影。”
而明末《品花寶鑒》對小旦杜琴言的描寫——“是天上神仙,人間絕色,以玉為骨,以月為魂,以花為情,以珠光寶氣為精神”——說這段是描寫一位絕代美女,完全行得通。

二是對真愛的贊頌。元末文人不但將對女性外貌的要求照搬到男性身上,對女性忠貞專一,為愛無怨無悔的要求也投射到男性角色身上。
現代耽美的啟蒙之作《絕愛》里面提倡的愛情觀也非常純粹,直到現在,也是絕大多數耽美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
“如果是我,是我的話,不管他是男的或女的,是貓狗也好,植物也好,機器也好,我一定都會把他找出來,然后絕對會……愛上他。”

三是字母章節的泛濫。上面列舉的明末清初的小說,里面有很多那啥啥的情節,作為老司機的你一定都懂。“始于色而終于情”,是這些小說追求的效果。
而目前大陸的耽美小說,由于內容過于接地氣,以致于不少小說在香港和臺灣出版時,被打上了R18的標簽。一項調查顯示,47%的腐女被耽美文中的18禁內容所吸引;如果標題里標了有“肉”,會更加關注的人占了82%,喜歡清水文的僅占4.8%。

女性缺席的女性文學
-+-
耽美小說反向書寫男性、大膽描寫情色場景被有些學者看成是具有女權意識的現代“新女性”對傳統女性氣質的反抗,是正視自身欲望和大膽追求欲望的嘗試。
然而,這一說辭無法解釋:為什么深受女性喜愛的文本中沒有女性角色,即使有,也常常是炮灰,是成就男男之間美好愛情的絆腳石或助推器。在腐女社群的日常交流中,只有對CP的YY,女性幾乎不構成任何話題,很難想象,一位絕口不提女性的女性主義者如何能為女性權益抗爭。

被不少人奉為偶像的王爾德說過,“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和性有關,而性本身只和權力有關。”腐女能夠用女性視角書寫字母章節,確實反映了女性地位今非昔比,但這不是反抗,反而證明了腐女承認男性與女性的地位仍是不對等的。
看看那些瑪麗蘇、杰克蘇小說,就會發現:只要你敢想,小說里一切皆有可能。隨著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渴望一段關系平等的愛情。
可即使在耽美小說里,腐女們也沒能想象出一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而是用男性(多是受)來替代這一理想形象。因為她們意識到,只有消除自己身體所承載的意義,才能獲得真正的平等。

聰明到腦袋不長毛的福柯同志老早就教育我們,要改變現狀,除了需要改變經濟和社會之外,還需要改變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和我們所有的舊“認識”方式。
●《使女的故事》完美地詮釋了身體、性別與權力的關系
這種改變,在腦洞大過宇宙的腐女們的幻想世界中,顯得不切實際。于是乎,腐女們最終推導出一個異常矛盾的結論——在愛情中獲得對等地位的唯一方式是將女性排除在外。
耽美文學和腐女,并沒有對傳統男性氣質構成威脅。腐女群體創造出的耽美文化與其說是在追求女性自我價值的提升,不如說是在意識到無力反抗現實之后做出的
自我安慰。
不過,腐女現象并非一點進步意義都沒有。明末南風小說的作者是處于支配地位的男性,以為解放了自己的心性就解放了全世界,而處于被支配地位的女性,顯然意識到問題不單單是解放自己那么簡單。雖然明知不可能實現,卻不妨礙腐女們對平等的向往。腐女們寧可沉浸在虛擬世界中躲避,也不愿與現實妥協。
最后,讓我們再拔拔高。對大眾文化非常看不上眼的法蘭克福學派曾提出,和大眾主流文化不同,小眾的亞文化是為對更好世界的渴望保存的一片理想空間。耽美文學及腐女現象,和其它亞文化一樣,體現的是對今天的批判和對明天的承諾。
參考資料:
1.張博:父權的偷換——論耽美小說的女性閹割情結[J]. 文學界:理論版, 2011(9):11-12.
2.趙婷婷:被想象的政治領域:網絡耽美小說迷與女性主義、同性戀政治[D]. 南京大學, 2014.
3.寧可:中國耽美小說中的男性同社會關系與男性氣質[D]. 南開大學, 2014.
4.張煒婷:耽之于美—耽美文化與同人女群體的人類學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學, 2013.
5.劉芊玥:作為實驗性文化文本的耽美小說及其女性閱讀空間[D]. 復旦大學, 2012.
6.陳靜梅:男越女界:論晚明兩部同性戀小說集的性別意義[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4):119-123.
7.施曄:明清同性戀小說的男風特質及文化蘊涵[J]. 文學評論, 2008(2):126-132.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