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壽螺事件持續發酵,許多網友紛紛稱自己可能誤食過福壽螺,一時間人心惶惶。曾幾何時,炎夏時節,約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夜市,一邊品嘗著螺螄的美味一邊談天說地,是如此愜意。現如今,在這些美味的背后卻有可能隱藏著健康隱患,除了福壽螺,這次小編給大家介紹另一位隱形殺手——織紋螺!
織紋螺的食用現狀

織紋螺是沿海常見的螺種之一,又被俗稱為麥螺、白螺、割香螺、海絲螺,因其味道鮮美,是大家都比較鐘愛的傳統海產食品。

炒織紋螺,吃起來肉質嫩滑,略帶筋道、絲絲鮮香,再配一瓶啤酒,是很多居民經常吃的美食。但其實許多沿海地區已經采取了措施,全面禁止織紋螺的采捕、銷售、食用,并對海域的織紋螺進行監控。
不過,仍有不少人禁不住織紋螺鮮美味道的誘惑,私自采捕織紋螺并進行食用或銷售。現今,仍有部分餐館在銷售織紋螺,這也成為公共食品安全的隱患之一。
為什么會禁止食用織紋螺?

不能食用織紋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體內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因其在河豚魚體內分離出來而命名,主要存在于河豚魚、織紋螺等海洋生物體。
盡管織紋螺本身并不產生河豚毒素,但是由于大量海洋細菌的存在,一旦織紋螺大量吞食了這些海洋細菌,就會在體內形成強大的河豚毒素,雖然織紋螺高度的抵抗性能使其自身免受毒素侵害,但這些毒素會在其體內堆積下來,人一旦不小心食用,就可能會產生危害。
食用有毒織紋螺的危害有哪些?

河豚毒素能阻斷神經沖動的傳導,使神經末梢和中樞神經發生麻痹。
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中的患者,早期表現為口唇、舌、指尖發麻,眼瞼下垂。不久即可出現消化道癥狀,主要有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進而出現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無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經系統癥狀。重癥者出現癱瘓、言語不清、聲嘶、紫紺、呼吸困難、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所以,雖說“君子以飲食宴樂”,追求美食可以說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但如果是會危害健康的食品,即使再美味,大家也一定要遠離。
(所用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胡小雨
(作者:孫希娟,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審稿:王國義,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后 ,原創作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