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高考招生指標有多坑爹?

    各地高考考生開始填報志愿了,在這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時刻,大齡失足青年壹讀君不得不出來吐槽一下,我國坑爹的高考招生制度。準確的說,是按省份分配招生名額的制度。

    沒錯,又是體制問題。

    這個事情現在是什么樣子,大家都知道。舉個栗子,就是安徽考生中,7000多人里才有一個能上北大,而北京考生里,不到200人里就有一個。

    不過,可能讓你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么一個顯然坑爹的按省分配名額的招生制度,剛開始卻是為了保證公平而設計的。西方人有句很有哲理的話,大意是說,人們都是抱著建造天堂的信念,建造了一個地獄。今天,壹讀君就來侃侃招生名額分配的事,它是怎么從“天堂”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統一考試統一錄取公平嗎?

    有一個吐槽高考招生分省配額制度的段子,說一個湖北小伙子在北京建筑工地當小工,偶然跟來工地的建筑設計師聊,沒想到他們都是參加1992年高考的,湖北民工考了515分落榜了,而北京設計師考了487上了大學。

    考得高的落榜,考得低的上大學,顯然,這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全國統一考試,按統一分數線錄取,是不是就公平呢?

    如果你這么想,那請為你的思考能力點個蠟燭。

    中國地域廣大,地域差異也很大。一旦全國統一考試統一錄取,那么經濟發達、教育資源最好的地區,肯定會通過加大投入、提高考分,壟斷各個大學的招生指標,而教育資源差的地區,考生想要提高分數就沒那么容易,年輕人考上大學的幾率會更低,某些地區,甚至可能沒人能上大學,成為高等教育的棄兒。

    于是,統一考試、招生,這個看似公平的做法,卻會導致一個不公平的結果:越是有錢的地方,教育越發達,能上大學的越多,也就越有錢;而越是沒錢的地方,教育不發達,能上大學的越少,也就越窮……這基本上也是個惡性循環。

    作為國家,肯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為了保證弱勢地區的受教育權,國家在制訂政策的時候,會對弱勢地區給與一定的照顧,分配一定的名額,保證這里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將來建設家鄉。

    好了,壹讀君知道你要吐槽說弱勢地區的年輕人考上大學也是在北上廣漂著……這是另一個話題,咱們另說。

    好的想法,怎么變成了骨感的現實?

    既然國家的想法是好的,是要保證公平的,那為什么變成現在這個明顯不公平的樣子呢?

    我們先從分省招生配額的歷史說起。

    宋代是科舉制發展趨于完善的重要階段,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如何分配招考名額引起了朝臣們的爭議。當時,北方因戰亂導致教育水平大大落后于南方,北方考生在科考中表現不佳,司馬光提出“分路取人說”,就是那個小時候砸缸救人的小伙子,他認為科考的名額應當根據不同區域來分配,這樣有利于提高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地區的發展。

    到明代,科舉考試分成了南、北、中三個區域,每個區域定額錄取。到康熙年間,區域分配細化到了省,跟今天分省錄取的模式差不多了。

    1940年,民國政府設16個考區、18個招生處,來維護招考的區域公平。1952年,新中國實施統一高考,也順理成章實行了分省配額制。

    根據高等教育法的規定,高校擁有招生自主權,可以根據當年考生人數、該校當年畢業生數量、國家總體招生計劃、院校師資情況和高校所在地的政府要求等來劃定招生人數。

    看起來高校很有自主權嘛。但是相信字面的東西,你知道,在中國是比較na?ve的。

    1999年,教育部制訂《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985工程”因此誕生。為了更好地支持這些高校的建設,出現了“省部共建”的方式,即中央與地方共同建設。因此,地方政府希望高校在招生時照顧本地學生作為“回報”。

    以浙江大學為例,浙大前校長潘云鶴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浙江大學的招生指標,省里對我們是有要求的。現在浙大在浙江省招生每年已經接近70%了,可省里還不滿意,還在給我們施加壓力,希望把這個比例再提高一些。”

    要的是公平,公平,還是TM的公平

    在分省招生指標之下,高等院校一定會給所在地的考生更多名額,這個用大拇指就可以想到。在人家的地盤上,肯定是要給點優待的。

    如果高等院校在全國的分布是平均的,那也沒什么好說,因為各省考生被本地院校優待的幾率大體相等。

    但是,咱們現在的狀況,是各省高等院校數量天差地別。根據前幾年一份統計,北京本科高校有58所,而云南只有19所,貴州只有17所。而211/985院校,北京有27所,上海有10所,江蘇有11所,別地省份,都是個位數級別,其中河南、河北、云南、廣西等等好幾個省,都只有1所。也就是說,北京考生有27所重點院校“優待”,而很多省只有一個。

    在這樣一個現實面前,高考招生平等,真的很難很難……但是壹讀君相信,道路雖然曲折,前途是光明的。平等和公正都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這個世界會好的。

    參考資料:

    《科舉配額制和高考分省計劃:形成原因和分配依據比較》,海松梅,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

    《配額與平等:評我國的高校招生制度》,秦前紅 徐亦鵬 ,《法學評論》2010年第3期

    • 發表于 2014-06-28 00:00
    • 閱讀 ( 122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