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在中國,導盲犬比大熊貓還少?

    想成為導盲犬,要拼爹拼智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最好還長一張大眾臉。而想成為一只警犬,并不一定需要兇悍的外表,有時候警犬也需要萌萌噠。

    有關導盲犬的話題,一直只是紙面熱點,媒體熱議要給予導盲犬能陪同主人出入地鐵公交的自由,但其實導盲犬在中國只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群體——才不到70只,比野生大熊貓的數量(1700只)都少。

    這是央視報道出的最新統計數據。相比之下,中國的盲人數量是1317萬人,導盲犬數量只是其二十萬分之一。如果把目光投向全球,導盲犬數量也比想象中少很多。即便在擁有導盲犬最多的美國,相比1000萬的盲人人口,一萬多只導盲犬仍顯很得不足。

    和導盲犬復雜的培訓過程相比,挑選合適的犬種似乎更困難。收錄在世界名犬錄中的240種常見犬種,只有兩種算得上合格。它們在接受培訓后,還要面對接近40%的淘汰率,而想要成為軍警犬則更不容易。

    99%的常見犬種都不適合做導盲犬

    想要成為導盲犬也是要拼爹的,一只合格的導盲犬,最重要的是基因。

    首先,犬要足夠聰明,最好是一教就會。在學習如“轉彎”、“直走”、“停”等工作指令時,至多五次就能記牢,還要保證90%以上的服從率。這樣一來,活潑可愛的雪納瑞犬、忠誠不二的吉娃娃、梳著漂亮毛發的西施犬都因為智商太低而被淘汰。

    可是,要想成為一只出色的導盲犬,又不能太聰明。比如“奧數班邊班長”——世界智商最高的邊境牧羊犬也不會被考慮。太機靈的犬種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反而不好控制。

    導盲犬也是陪護犬,它們多數時候是盲人的“伴兒”。除了聰明,要足夠溫順,骨子里不能有絲毫的攻擊性。并不是所有的犬種都能“忍氣吞聲”,比如永遠立著耳、虎視眈眈的杜賓犬,能置藏獒于死地、世界上最兇猛的高加索犬,雖然它們也是執行力強的工作好手,但因為有與生俱來的攻擊性,所以也只能被淘汰。

    作為導盲犬要溫順到什么程度?“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標準。一個極端例子是,一只與導盲犬同種的醫療犬在被一名精神病兒童猛打頭部時,沒有絲毫反抗,只是蜷縮在角落等待醫生救助。事情發生在北京孤獨癥康復中心,這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醫療用犬的醫院。醫院張醫生告訴壹讀記者,“只是這段慘痛的經歷讓犬有了心理陰影,直到經歷了半年的治療后,才愿意重新陪伴患者”。

    “中國喜歡逗狗的人多,‘不靠譜’的犬種很難保證一直跟在盲人身旁”,大連導盲犬基地馴導員王鑫告訴壹讀記者。所以,如果讓“撒手沒”的哈士奇做導盲犬,可以想見的情形是,盲人被扔在路旁,“城管隊哈隊長”跑去勾搭其他小伙伴沒了蹤影。

    所以,踏實工作,對導盲犬來說也很重要。這還不算完,導盲犬也要看臉。先說工作需要。優秀的導盲犬要有標準的身材——肩高在50~60厘米之間,到盲人膝蓋的位置,當遇到障礙物時,導盲犬能靠身體控制住盲人。那么,聰明溫順、嬌小可人的貴賓也只能out了。

    導盲犬最好還是“大眾臉”,以便出入公共場所。德國牧羊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背”雖然在國外也可用作導盲犬,在國內卻因為看上去有攻擊性而不被考慮,因為同樣原因沒了機會的還有羅威納。

    其實這兩種犬的兇相多半是打扮出來的,杜賓犬通常在兩個月大小時做立耳手術,它和羅威納還需要進行人工斷尾手術來增加攻擊性——尾巴截斷后不可能再夾起尾巴表示“屈服”,所以只能沖上去撕咬。

    經過一番苛刻的篩選,尚且算得上合格的只剩下兩種犬——拉布拉多以及金毛。

    其實只“學得快”一項,就把90%的常見犬種排除在外。根據世界犬業聯合會發布的犬智商排名,只有前十名的犬才能達到90%的服從率。

    雖然拉布拉多和金毛突出重圍,它們本身作為導盲犬還有一定的缺陷。智商排名第四的金毛有些過于聰明,偶爾會耍耍小性子,不容易訓練。拉布拉多容易興奮又貪吃,缺乏穩定性。為此,大連導盲犬基地培育了新品種——黃金拉拉,這家中國大陸第一個專門從事導盲犬培育工作的基地,將純種的拉布拉多和金毛雜交,從中挑選優質后代。王鑫告訴壹讀記者,“培訓的新品種是為了彌補兩者的不足,是天性更優質的導盲犬”。

    平均培訓一只導盲犬需花費12萬元

    即便經過嚴格篩選,又經歷特殊培育,黃金拉拉若正式上崗,還要至少兩年的培訓。簡單來說,就是要經過實習、培訓、試用,然后才能上崗。

    在犬出生的40~45天后,它先要被送到志愿者家庭寄養一年,這也是其導盲犬職業生涯的第一站,這就是實習期。在實習期,志愿者先要為犬立規矩,也要讓它見世面。這其實很重要,王鑫告訴壹讀記者,“因為志愿者會帶著狗遛彎兒,這比在基地中更容易碰到不同的人、狗和貓”。待到正式上崗時,不會因突發狀況而不知所措。

    一年結束,犬被重新送回基地接受培訓。要想成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它要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掌握未來可能用到的所有技能——繞過障礙物、上下樓梯這都沒什么,難的是過馬路。

    過馬路的難點在于,它需要犬自己做出一些決定,而不是只是機械地服從主人。通常在路邊時,人和導盲犬會先停住。盲人確定前方沒車經過,會問導盲犬“走嗎?”如果沒車,導盲犬就帶著盲人一起過街;如果有車,導盲犬會不動,等待盲人下一次問:“走嗎?”

    更難的是,一般情況下,導盲犬聽到的“走嗎”指令會是英文。因為英語是國際上統一的訓練用語。

    最難的是,“走嗎?”和“走吧”兩個指令只是音調差別,它需要自己仔細區分音調,不然很容易會以為主人命令它走。

    不過在中國,導盲犬基本上聽普通話。這也是因為盲人的英語水平有限,導盲犬常會被主人帶著濃厚地方口音的英文指令搞得暈頭轉向。從2009年開始,基地不得不改用普通話培訓。

    培訓合格的導盲犬就等待盲人領回家正式上崗了。不過在此之前,盲人和導盲犬先要在基地生活一個月,這是上崗前的試用期。這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盲人要學會如何使用導盲犬,還要掌握犬的喂養和護理,細微到如何使用基地特制的梳子,早晚各為金毛梳理一次毛發,讓金毛從此摘掉“紡織廠金廠長”的頭銜。

    如果盲人順利通過培訓,便可將花費12萬元培訓而成的導盲犬免費領走,否則,導盲犬只能繼續等待合適的主人。王鑫告訴壹讀記者,“實際上,導盲犬同盲人的配對成功率在95%以上”。通常導盲犬能為盲人服務8-10年,直到年老退休。如果盲人不再有用犬需要,又愿意收留陪伴自己多年的小伙伴,導盲犬可繼續留在盲人家里安度晚年。有時,導盲犬會返回基地,或者被送到志愿者家養老。

    狼狗不是黑背,而是國產昆明犬

    和導盲犬的培育相比,想要成為一只合格的軍警犬,有著更為漫長和復雜的過程。中國直到1988年才有第一只“國產”軍警犬——昆明犬。

    1950年,為了應對邊防戰斗,公安部邊防局在北京籌備了軍犬訓練隊,這也是現在中國最大的軍犬繁育基地——北京軍犬繁育訓練基地的前身。三年后,第一批學員畢業,其中,十名來自西南的學員將訓練隊分配的十只種犬帶回云南,又在云南和四川征集了20只土狼犬,成了培育昆明犬最初的犬源。戰士們事后回憶,當時挑選的過程非常粗糙,只要是“立耳朵”的都被考慮。

    經過了38年的選種培育,中國有了第一只自主研發的軍警犬——昆明犬。而它也正是我們俗稱的“狼狗”,并不是人們誤以為的德國牧羊犬——黑背。之所以會將兩者搞混,多因長相相近,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的昆明犬的種源在血緣上與黑背有聯系。

    仔細觀察,昆明犬與黑背在外形上的差別也很明顯。和黑背相比,昆明犬終于“站”起來了——它的后胯不再像掛著重物一樣往下墜,給人半蹲半坐的感覺,而是后腿和前腿一樣長。黑背最不擅長的山路后腿短導致重心后傾,缺乏耐力成了昆明犬的長項,昆明犬甚至成為警察在山地辦案時的首選,連續跑上十公里毫無壓力。

    這一特性在追捕悍匪周克華時派上了用場。2012年的一次搜捕任務在重慶,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派出了一只草黃品系的昆明犬。這只犬在長滿灌木的山路上連續工作20個小時,跑了將近30公里。草黃品系是昆明犬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持續奔跑能力強,是追捕犯人的首選。

    除此之外,昆明犬還分狼青、黑背品系。黑背系體形最大也最兇猛,警方常用它在云南邊境搜捕毒販。相比之下,狼青綜合了不同品系的特點,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昆明犬。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一直以來都是軍警犬的福地。中國近代第一次軍犬引進就是在云南。上世紀30年代,蔣介石通過控制貴滇地區的軍事裝備限制當地的作戰實力,當時任云南省省主席的龍云只能自己從國外引進武器,隨之一起進入中國的就有軍犬。

    現在,昆明警犬基地也是目前中國四大警犬基地之一。另外三個警犬基地分別在南昌、南京和沈陽,南昌負責警犬的繁育和犬種保存,南京負責技術科研,沈陽負責警犬人才的培養。

    在昆明犬出現前,中國軍警犬的主要品種是黑背,多從國外引進。而出乎意料的,建國后最初的兩次引進全部來自泰國,促成這一合作的是中國的毛驢。泰國在軍犬訓練方面一直很先進,軍隊有龐大的軍犬訓練中心,他們也更愿意用優良的軍犬換中國擅長登山的毛驢。

    1981年,中國接受了泰國軍方贈送的20只純種德國牧羊犬,這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從外國引進軍警犬。1990年,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遲浩田出訪泰國,泰國軍方又贈送了包括德國牧羊犬在內的30只優良犬種,并同意負責我軍軍犬訓練的培訓工作。從此之后,在文革中遭到破壞的軍警犬培訓工作徹底恢復。

    為什么有的警犬看起來很萌

    作為軍警用犬,除了要執行護衛任務,還要搜毒、搜爆和刑偵。對搜尋犬的要求,除了嗅覺靈敏,對搜索物品有強烈的欲望外,因為常出入公開場合,性格要相對溫順,對人沒有攻擊性。

    上面提到的杜賓和羅威納不太適合,除此之外,我國七種警犬中的剩余五種——比利時牧羊犬、德國牧羊犬、昆明犬、拉布拉多犬和史賓格犬都可作為搜尋犬。

    比如,今年6月在北京地鐵安檢中首次上崗的搜油犬就是比利時牧羊犬。這種犬身材適中,嗅覺靈敏,服從性強,最重要的是興奮度非常高。到今年年底,類似的搜油犬會增加到20只,負責中心區地鐵站、公交樞紐、APEC峰會等反恐安檢工作。與之類似的是搜爆犬,它們的搜尋范圍擴大到一切易燃易爆物品。最常見的搜爆犬是史賓格犬,它的嗅覺是人類的26倍。史賓格犬是警用犬中體形最小的,它性格溫順,愿意與人親近,常被用作封閉空間如地鐵內的搜尋。

    狗狗靈敏的嗅覺還被用作搜尋人的氣味,有時用作犯罪嫌疑人的搜捕,有時是被困人員的搜救。只要是鼻子靈敏、狀態興奮的狗狗原則上都可以培訓成搜尋犬,我國最常見的是比利時牧羊犬、拉布拉多和史賓格犬。

    搜救被困人員和搜尋犯人不同,狗狗的鼻子有朝“上”和朝“下”的區別。搜尋被困人員時,犬通常鼻子朝上,可根據空氣中的味道,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直到2001年4月27日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立,中國才成立第一支搜索犬分隊。分隊由德國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時牧羊犬共13只組成,是中國第一批搜救犬。

    (作者:王璞 )

    • 發表于 2014-07-24 00:00
    • 閱讀 ( 92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