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不停詢問
這是很多家長很容易犯的錯誤,在孩子受到驚嚇后,會一遍一遍的詢問孩子。家長的動機是好的,就是希望能夠讓孩子主動說出心里的恐懼。可是卻忽略了,當孩子陷入恐懼的時候,你一遍遍的詢問,只能帶孩子一遍遍的回憶起那些可怕的瞬間,更會加深孩子對那些事情的恐懼心理。所以說這一點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一遍遍詢問孩子。
切勿忽略孩子
在大人看來,有些事情完全沒有驚嚇的必要,可你別忘了,你是大人,你有一定的閱歷,說白了就是你見多識廣的,當然不會很在意的。可是孩子不同,孩子的心靈和眼睛實在是太干凈了,他們可以說是一棵小幼苗,即使是青春期的孩子,也是相同的道理。這樣的一顆幼苗卻突然遭受冰雹,這種打擊是強烈的。所以說不要忽略孩子的驚嚇。
切勿鄙視孩子
曾見過一家長,在孩子差點被車撞了受到驚嚇之后,對著孩子就是一頓鄙視,說那么大的孩子了有什么可害怕的,不是個男子漢,沒有男孩子該有的樣子等等。這位家長的做法實在是叫人難以理解,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心理,可以說這個孩子的一生,幾乎是懼怕車輛的了。所以說千萬不要在孩子受到驚嚇后,對孩子有鄙視的態度。
強迫孩子“體驗恐懼”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想要讓孩子放下恐懼心,你就要讓孩子體驗那種恐懼,這樣孩子就會不再害怕了。這話過于偏激,家長們一定不要過于相信,因為你要分清楚事情與孩子的性格。比如有些經歷過車禍的孩子,會對那條路或者車輛產生恐懼心理,如果你立刻帶孩子在那條路上,或者坐在那輛車上“體驗恐懼”的話,用大白話告訴你吧,你可能會讓孩子嚇破膽的。
避免提及敏感字眼
比如說孩子經歷了車禍,或者火災,亦或是被人用刀子威脅,又或是親眼見到了一系列的傷害流血事件,這個時候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那些敏感字眼,比如鮮血、大火、死亡、恐懼等等這些字眼,這些敏感字會讓受到驚嚇的孩子瞬間回憶起那些恐懼的瞬間,會讓孩子重溫那些場景的。
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這一點父母們一定要做到,當孩子受到驚嚇之后,很多家長覺得可以趁此鍛煉孩子的膽量,這是很錯誤的想法,想要鍛煉孩子的膽量,最起碼你要在孩子平靜以及冷靜之后再說。在孩子受到驚嚇后,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讓孩子感知到自己是安全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的從驚嚇中回過神來。
對孩子進行鼓勵
如果只是輕微的驚嚇,比如年紀比較小的寶寶,被一些聲音或者一些影響嚇到之后,尤其是和孩子最親近的家人,一定要多多鼓勵孩子,夸夸孩子很懂事,夸夸孩子最勇敢,夸一下孩子的勇氣等等。如果孩子受到的驚嚇很嚴重,那么就要用一些暗示性的語言夸獎孩子,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不要那么直接的表達你的夸贊了,可以含蓄一些,這樣既能夠疏導孩子的驚嚇心理,還能讓孩子感覺不到你的刻意。且在孩子能夠主動和你交流那些驚嚇場景的時候,耐心傾聽,并且鼓勵孩子的勇敢。
多給孩子一些溫暖行為
孩子受到驚嚇后,尤其是孩子的媽媽,一定要給予孩子相應的行為溫暖,比如擁抱孩子,摸摸孩子的頭發,牽著孩子的手,或者摸摸孩子的臉蛋。年紀小的孩子,刻意緊緊抱著孩子,并且親親孩子,讓孩子明白他是安全的,有你在一切都不是問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刻意在孩子不拒絕的時候牽著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頭發等等,這些行為都能給予孩子一定的心理安慰。
必要時進行心理醫生干預
前不久作者所在的地區一所學校里,發生了學生惡性殺害同班同學事件,當時學生們都在現場,不少孩子在事發后出現失眠現象,因為一閉上眼睛就看到鮮血噴涌而出的場景。這個就需要家長尋求正規心理醫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了,單憑家長的陪伴是無法達到快速疏導的目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