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孩子過于貪玩的“原因”
很多人會說了,孩子不愛學習貪玩就是原因啊,不是的,每個孩子貪玩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貪玩是被別的小朋友所影響,有的孩子貪玩是因為被父母逼迫導致,有的確實是因為缺少學習的主動性。所以說父母要觀察好,你的孩子不愛學習過度貪玩都是真正原因是什么,找到過度貪玩不愛學習的原因,然后逐一解決問題,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過度貪玩且不愛學習的問題哦。
給予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贊賞”
很多父母看到這一點會很生氣,覺得我的孩子本來不愛學習,你還要我贊賞他?那么豈不是鼓勵孩子更貪玩?別急,聽我慢慢說。對于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你的打罵與大道理毫無效果,且只會加重孩子對學習的 厭惡。不如找出一點點理由,比如孩子身上的一點點優點進行表揚,對其大加贊賞,并讓其知道,把心思給自己的學習分一點點會更好。如此一來,貪玩的孩子會出現一種自律心態,再加上其他一些引導,孩子必然會愛上學習,最起碼會收斂自己的貪玩。
和孩子相互監督
這也是引導孩子放下過重的玩心,把心思分一點給自己的學習的一個好辦法。家長可以和孩子說一下自己的苦惱,比如自己工作的時候難以專心,這樣下去,自己就會被炒魷魚,那么一家人就會面臨沒有錢生活的狀態,然后問問孩子怎么辦。你的態度一定要很苦惱,并且讓孩子感知到你把他當朋友,那么孩子必然會被你的情緒所帶動,會想辦法幫助你專心工作,那么這時候,你可以讓孩子監督你,然后你監督孩子,你們兩個人相互監督,一個把工作做好,一個把學習學好,像朋友一樣的相互監督,會讓孩子感覺到很有“責任感”與成就感的哦。
和孩子進行“比賽”
小學生貪玩不愛學習,結果一定會是學習成績下降很快,這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們之間可以進行一場比賽,看看誰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你的事情是工作,或者是學好做一桌子美食,孩子的事情是能夠保證自己不過度貪玩,讓自己的成績提高上去。且彼此之間進行一個約定,這樣一來,會大大激發孩子那種不服輸的勁頭,這個時候,你還用得著擔心孩子過度貪玩么?
引導孩子主動和愛學習的同伴在一起
這么說吧,很多家長把這個辦法做成了“比較”,讓自己的孩子和愛學習且不貪玩的孩子學習,學習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懂事的,學習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愛學習的,學習人家的孩子是如何不貪玩的,等等。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樣比較教育出來的孩子,心理一定會有問題的,你也很難改變孩子貪玩的情況。與其逼著孩子和學習好的孩子在一起,不如引導孩子主動靠近自己的小伙伴,比如可以讓孩子邀請自己的小伙伴來家里做客,這樣一來二去的,孩子自然會被不貪玩的小伙伴所影響。
給孩子打一手親情牌
這一招父母們要謹慎使用,如歸使用次數多了,會讓孩子出現極度的厭倦心理,且會想盡辦法的遠離你。但如果你把握好尺度,這一首親情牌會讓孩子既學會了感恩父母,也學會了適當收斂自己的貪玩。還有一點要提醒你,不要對著孩子翻來覆去的訴苦,更不要強迫孩子理解你的苦心,大道理千萬不要對孩子講,與其講大道理給孩子聽,不如把你的辛苦呈現給孩子,比如在你辛苦工作的時候,讓孩子親眼看到,并找個恰當的時機請孩子少些貪玩為佳,這樣一來,會觸動孩子心靈的。
讓孩子適當吃苦
作者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孩子非常貪玩不愛學習,他們家是地道的農民,靠父母種地以及上山打工為生,孩子的過度貪玩讓那位媽媽很傷腦筋。后來在孩子發展到曠課和別的同學玩之后,那位媽媽直接把孩子帶到了自己家的地里,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勞動了整整三天,再次返校之后,孩子坐在課堂里非常認真的學習。這個孩子現在已經是初中生了,學習成績在年部屬于中上。所以說,在孩子過度貪玩的時候,不妨讓孩子適當的吃點苦,也是可以的。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不要直接培養孩子愛學習的興趣,孩子要是有那個興趣,何來的愛貪玩?與其逼著孩子學習,不如和孩子玩一些學習類的游戲,比如下棋,既安靜,且能夠鍛煉孩子的腦力,在下棋的過程中,讓孩子嘗到贏的甜頭,然后讓孩子嘗一嘗失敗的滋味,并且鼓勵孩子拿起筆記下該如何贏的那些訣竅,這樣一來,孩子會在不自覺中習慣用筆寫字學習,別小看這一點,這是引導孩子愛上學習很重要的一點。然后在孩子放學之后,詢問孩子學習情況,比如考試沒考好,那么就像你們下棋一般,陪孩子一起記下可以能夠考好的“訣竅”,或者是做錯的題目該如何改正,這樣用不了多久,孩子自然會習慣自己思考以及主動學習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