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比賽中的警告跑道是沿著圍著場地的墻或籬笆的一條寬的土條。從草地或人造草皮上踏上跑道泥面的野手應注意腳下不同的表面,并知道他或她正在接近墻壁,即使不朝那個方向看。警告跑道的設計是為了防止一個跑去接飛球的...
棒球比賽中的警告跑道是沿著圍著場地的墻或籬笆的一條寬的土條。從草地或人造草皮上踏上跑道泥面的野手應注意腳下不同的表面,并知道他或她正在接近墻壁,即使不朝那個方向看。警告跑道的設計是為了防止一個跑去接飛球的外野手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撞到墻——甚至是一堵填充墻——時可能發生的傷害。許多棒球場的每一面墻或柵欄上都有一條警示道,但其他棒球場只有外場墻有一條有些場地,如青年隊、高中隊或娛樂聯盟使用的場地,可能根本沒有警戒跑道。

警示跑道的表面最初是為田徑項目設計的除了提高安全性外,還幫助外野手,這條賽道也有助于外野手更好地跳躍接球。許多外野手會通過回頭看來追蹤飛球,因此看不到他們很快就接近墻了。因此,他們將把踏上跑道的第一步作為一個指示器,幫助他們知道什么時候該跳,這樣他們就可以越過墻,接住本來是本壘打的球。警告跑道釋放了一個外野手的視野來跟蹤球,而不必看墻在哪里如果外野手不得不把眼睛從球上移開,看著墻,他或她可能無法再次定位球,因此無法在球落地前接住球。

許多棒球運動員有能力將球擊向警戒線,但很少有人有本壘打本壘打的能力。寬度沒有設定的距離,警告軌道必須是。一般規則是在許多球場上使用的是跑道的寬度應該是三個跑步臺階的寬度,這對于一個外野手來說已經足夠了。在大多數大聯盟的棒球場里,跑道的寬度大約是15到20英尺(約4.6到6.1米)。在其他級別的棒球場,跑道寬度可能是6到10英尺(1.8或3.0米),或者其他寬度歷史上第一次使用警告跑道是在紐約州最初的洋基體育場,它于1923年開放,一直使用到2008年這條橫貫棒球場四周的紅色煤渣跑道最初是用來作為田徑比賽的跑道的。球員們開始意識到,一旦他們撞上了煤渣跑道,他們就要接近墻了。警示跑道誕生了,并開始被納入整個大球場的所有棒球場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