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賽量表是一個用來代表人類性取向的多樣性和等級性的量表,它是由著名的研究員阿爾弗雷德·金賽設計的,他認識到人類的性取向在一生中都是波動的,它很少分為簡單的黑白兩類。金賽量表的發展使人們更充分地認識到人性的多...
金賽量表是一個用來代表人類性取向的多樣性和等級性的量表,它是由著名的研究員阿爾弗雷德·金賽設計的,他認識到人類的性取向在一生中都是波動的,它很少分為簡單的黑白兩類。金賽量表的發展使人們更充分地認識到人性的多樣性,阿爾弗雷德·金賽發現,人的性取向在人的一生中都是波動的在金賽量表上,人們介于1和6之間。一個被測量為1的人完全是異性戀者,而測量6的人則完全是同性戀者。兩者之間的等級劃分考慮了不同的經歷,強調人的本性往往是流動的和靈活的。在金賽關于人類性行為的里程碑式著作《金賽報告》中,另一個類別被納入了被認定為無性戀的人;無性戀者被歸類為“X”,反映出他們不屬于這個范圍在金賽的研究過程中,金賽和他的助手訪問了成千上萬的人,并取得了一些有趣的發現,包括一個人在金賽尺度上的地位在他或他的一生中經常發生變化,當他或她成長和成熟他的研究包括全面的分類,研究已婚和單身、男性和女性、不同社會經濟階層之間的差異,《金賽量表》的廣泛發行有助于打消人們終生堅持一種性取向的觀念,這也有助于打破圍繞同性戀的社會觀念。例如,在20至35歲之間的研究中,大約有10%的白人男性被歸為三人組。金賽的研究在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相當具有開創性,當時他的研究發表后,引起了相當多的爭議,尤其是因為包括了金賽量表。正如統計中經常發生的那樣,許多人試圖用金賽量表來證明和反駁各種事情。一些評論員試圖用金賽的話來說話,金賽量表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對人性做出正式的陳述,而是為了打開人們的眼睛,說明人類傾向于強烈抵制被歸類的事實
-
發表于 2020-08-14 01:57
- 閱讀 ( 3768 )
- 分類:醫療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