銥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為77,符號為Ir。在元素周期表上,銥位于鉑和鋨之間的第9族中。銥被稱為"過渡金屬",也被稱為"鉑金屬",與釕、銠、鈀、鋨和鉑一樣 一種用銥制成的皮下注射器。銥是一種既硬又脆的金屬元素,描述為淡黃...
銥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為77,符號為Ir。在元素周期表上,銥位于鉑和鋨之間的第9族中。銥被稱為"過渡金屬",也被稱為"鉑金屬",與釕、銠、鈀、鋨和鉑一樣

一種用銥制成的皮下注射器。銥是一種既硬又脆的金屬元素,描述為淡黃色或銀色在顏色上,它比鋨的密度小一點,銥是密度最大的元素——22.560 gm/cm3,而不是22.6 gm/cm3。

銥可用于制造直升機的火花塞銥是英國化學家史密森·坦南于1803年在英國倫敦發現的,它的名字來源于拉丁語"彩虹女神"鳶尾,因為它含有有色的鹽類。坦南還發現了鋨銥的原子序數為77,元素周期表上的符號為Ir,見于礫石沉積物中,被認為是銥只存在于含有其他貴金屬的合金中,即,不是未結合態。通常在鋨銥和銥銥的化合物中發現它與鋨合金,其名稱的來源很明顯。然而,它極其稀少,銥在地殼中的含量只有0.001 ppm。

1803年倫敦一位化學家發現了銥銥有很多用途。它被用來使鉑變硬,與鋨一起用來制作金尖筆,以及制作高度專業化的坩堝。銥可以用于癌癥放療,以及皮下注射器和外科手術針。其他用途包括直升機火花塞、樞軸軸承和擠壓銥可以在礫石沉積物中找到。銥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用途是它在千克的重量和計量標準,由銥(10%)和鉑(90%)的合金制成。由于白堊紀至第三紀巖石中的銥含量極高,有人推測銥是撞擊地球并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