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是一位開拓性的美國天文學家,他在20世紀早期和中期取得了幾項極其重要的科學進展。哈勃先后就讀于芝加哥大學和牛津大學,攻讀數學、天文學、哲學和西班牙語。到1953年去世時,他被廣泛...
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是一位開拓性的美國天文學家,他在20世紀早期和中期取得了幾項極其重要的科學進展。哈勃先后就讀于芝加哥大學和牛津大學,攻讀數學、天文學、哲學和西班牙語。到1953年去世時,他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哈勃太空望遠鏡,歷史上最有成效的天基望遠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勃定律,即一個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紅移就越大,在全世界的天文課上都有教授

埃德溫·哈勃發現仙女座星云實際上是另一個星系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在那里他度過了余生。1919年,就在哈勃到達的時候,100英寸的胡克望遠鏡完成了,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當時,人們認為銀河系代表了整個宇宙,而像仙女座星系這樣的微弱天體只是一個大小與我們銀河系相似的星云天文臺哈勃的偉大發現,基于1922-1923年和1925年1月1日公布的觀測結果,這些"星云"實際上是它們自己的星系,距離銀河系非常遙遠。這是通過定位星云內的可變恒星并用它們計算距離來確定的。結果發現仙女座星云實際上是另一個距離銀河系幾百萬光年的星系。這一點已經被懷疑了好幾年,部分原因是對仙女座內的超新星進行了觀測,所有這些觀測結果都比我們銀河系中先前觀測到的超新星還要微弱。哈勃的研究結果是,天文學界和整個人類都意識到宇宙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哈勃的第二個偉大的"發現"并不是他自己的,盡管他經常被錯誤地認為是他自己的發現。1929年,哈勃和米爾頓·胡馬森一起測量了46個星系的距離和紅移,在這些物體的距離和它們的紅移之間建立了一個經驗上的關聯。宇宙學家解釋說這意味著宇宙正在向各個方向向外擴張,紅移代表了一種多普勒效應,即隨著介入空間的擴大,來自遙遠星系的光被拉長星系之間的距離越遠,發散的速度就越快,光線也就越紅。這意味著,在遙遠的過去,大約140億年前,宇宙從一個極端密度和溫度的點開始。這被稱為大爆炸理論,今天被絕大多數物理學家所接受大爆炸理論最早由亞歷山大·弗里德曼(Alexander Friedmann)于1922年提出,而哈勃在20世紀20年代末的觀測結果為該理論提供了第一次觀測支持,哈勃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試圖讓天文學成為物理學的一個范疇,而不是它自己的科學。主要目的是讓天文學家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很長一段時間,這場運動都沒有成功,但最終諾貝爾獎委員會還是屈服了,今天一個足夠重要的天文發現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