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杰,1954年出生于中國,是一位作家和電影人,他以小說《巴爾扎克和中國小裁縫》而聞名,這本書講述了兩個年輕人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接受再教育的故事。和故事中的兩個年輕人一樣,思杰在1971年期間接受了再教育1974年,他在...
戴思杰,1954年出生于中國,是一位作家和電影人,他以小說《巴爾扎克和中國小裁縫》而聞名,這本書講述了兩個年輕人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接受再教育的故事。和故事中的兩個年輕人一樣,思杰在1971年期間接受了再教育1974年,他在四川省農村的一個營地里工作。在接受再教育后,戴思杰在中國完成了高中和大學學業。作為一名學生,他把學習的重點放在藝術史上。

思杰獲得獎學金去了法國。1984年,思杰離開中國去了以獎學金赴法國。在法國,他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導演和作家生涯。他執導了電影《中國,我的悲傷》(ma douleur),該片于1989年上映。他還執導了《呂恩先生》和《唐家璇》,《中國地圖》。思潔的第一部小說《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原名為《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書名為《巴爾扎克與小裁縫》,通過將小說中的事件與作者的傳記進行比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書中有大量的自動傳記。在《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中,主人公和他的朋友羅獲得了藏有歐洲違禁小說的秘密商店。盡管在毛主義政府的統治下擁有或閱讀這些小說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男孩們被小說迷住了,他們冒著風險,在一家裁縫店的后屋里,花了好幾個小時閱讀這些被禁止的文字。裁縫店的老板是一位年輕的女裁縫,他們倆都深愛著她
《巴爾扎克與小中國女裁縫》在美國成為全國暢銷書,已被翻譯成25種語言,并在國際上發行,但沒有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被禁止。巴爾扎克和小中國女裁縫被改編成電影,并于2005年上映作者為該片撰寫劇本并執導。作者的第二部小說《復雜的世界》在2003年贏得了"女性大獎"。2007年,戴思杰出版了一部新小說,名為《巴黎》,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法國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