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沖星是一種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它發射大量的電磁輻射(光、x射線、無線電波等)和粒子噴流。中子星是當質量為太陽質量的4-8倍的恒星燃燒掉大部分燃料并在超新星中爆炸時剩下的物質。恒星的外層迅速向外噴射,當恒星核心坍縮...
脈沖星是一種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它發射大量的電磁輻射(光、x射線、無線電波等)和粒子噴流。中子星是當質量為太陽質量的4-8倍的恒星燃燒掉大部分燃料并在超新星中爆炸時剩下的物質。恒星的外層迅速向外噴射,當恒星核心坍縮成直徑約20公里的球體時,一些中子星的旋轉速度并不快,但那些旋轉得很快的中子星被稱為脈沖星,廣義相對論解釋了引力是如何使光彎曲的,質量比太陽質量8倍以上的太陽坍縮形成的黑洞,因為它們的引力井很深,沒有什么東西能從中逃逸出來。質量不到太陽質量4倍的太陽會變成紅巨星,然后變成棕矮星,而不會坍縮成中子星。但是那些坍縮成中子星的太陽在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由于坍縮物質的巨大能量,有時恒星核心的一個小的初始旋轉會隨著崩塌的發生而大大放大,當一個滑冰者的旋轉速度越來越快,他們會將手臂向自己靠近。

太空望遠鏡被用來研究脈沖星。粒子噴流和電磁輻射來自旋轉中子星的兩個位置——南北磁極,因為中子的引力恒星的質量是如此之大(是太陽的數千倍),很少有物質或光從脈沖星的任何其他部分逸出因為磁極與自轉軸稍有偏差,就像在地球上一樣,我們觀察到脈沖星是以固定頻率閃爍的光源,當磁極因恒星的自轉而旋轉時,這種現象最早由研究生喬斯琳·貝爾·伯內爾在1967年底首次觀察到。

中子星是一種超壓縮物體,當質量在太陽質量1.4倍到3倍之間的恒星耗盡其核燃料時,會留下一個超壓縮的物體向內坍縮。脈沖星產生的磁場大約是地球磁場的1萬億倍。與正常恒星形成雙星結構的脈沖星是最容易觀測到的,因為所有中子星都傾向于從伴星上拖出物質,產生一個發光的吸積盤。脈沖星從伴星吸積物質當恒星質量增加時,它們的旋轉速度會更快。脈沖星的旋轉速度介于每秒10到1000次之間,有些變星的旋轉速度甚至更快。有些脈沖星的旋轉速度非常有規律,被稱為宇宙中最精確的時鐘。在最奇特的宇宙物體中,脈沖星給我們帶來了這是進入一個奇異世界的窗口,在那里高強度的引力和電磁場暴露在相對論的速度下,從而檢驗了我們對物理學理解的極限。

脈沖星是一顆旋轉的中子星,它會在超新星中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