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已經有好幾艘火星探測器,而不是一艘專門的航天器被派往火星,這些航天器被用來探測火星表面,目的是收集地球上人們感興趣的科學數據。迄今為止,只有美國成功地發射和著陸了火星探測器,迄今已完成了幾次任務 火星好奇...
事實上,已經有好幾艘火星探測器,而不是一艘專門的航天器被派往火星,這些航天器被用來探測火星表面,目的是收集地球上人們感興趣的科學數據。迄今為止,只有美國成功地發射和著陸了火星探測器,迄今已完成了幾次任務

火星好奇號探測器于2012年著陸,由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提供動力。火星車設計用于著陸和穿越火星表面,收集有價值的信息。漫游技術可用于探索除火星外的各種天體,機器人也可用于收集有關諸如海底等惡劣環境的數據。火星探測器具有堅固的設計,可以在火星表面生存,同時還有一臺自主控制的計算機,以及將圖像和數據傳回地球的通信方法。

"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以太陽能電池為動力。發射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原因。首先,火星探測器提供的信息比軌道航天器要多得多,使研究人員能夠更多地了解火星的氣候和地形。與人類宇航員不同的是,火星探測器可以在火星表面安然無恙地生存下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他們正在使用火星車來了解火星的環境和火星的歷史,已經有四輛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最早的火星探測器嘗試是在1971年,當時有兩次嘗試將機器人送上火星,但都失敗了。1997年,旅居者號被發射去探索火星。雖然成功著陸,但在幾個月內失敗了,這讓科學家們非常沮喪。2003年的另一次發射導致了2004年火星精神號和火星機遇號的著陸,這兩個火星探測器在2009年收集數據。這些機器人已經發回了一些火星表面的驚人圖像,這些圖像揭示了關于火星地形的大量信息他們還采集了地質樣品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科學數據。美國宇航局定期發布火星探測器項目中感興趣的信息和圖像,以保持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并促進火星探測器計劃。對火星的科學研究相當昂貴,美國宇航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公眾的支持來獲得政府的持續資助。

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海盜"探測器是第一批登陸火星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