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強大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白矮星。恒星轉變為白矮星的過程始于圍繞太陽質量的主星序恒星,它將其全部燒毀氫燃料,并開始被迫將氦熔化成碳和氧。因為它的核心開始積聚無法融合的碳和氧,所以核聚變必須在核心外的一個外殼上進行。地核的巨大重力將氫推到一起,使它比以前更快地融合,將恒星的亮度增加1000-10000倍,并將其半徑增加到與火星軌道相當的程度。當恒星中所有的氫元素熔化時,重力就會接管,恒星開始自行下落。如果恒星質量足夠大,可能會發生超新星。否則,多余的物質漂浮起來形成一個行星狀星云,只剩下超致密的核心,即白矮星。由于白矮星本身沒有能量來源,它產生的唯一熱量就是它的氦熔解期的殘余物。數十億年后,有人預測白矮星會冷卻成黑矮星,沒有生命的恒星外殼,盡管宇宙的年齡(137億年)還不足以發生這種情況,白矮星占我們太陽系附近所有恒星的6%因為它們的核心沒有發生核反應,所以它們并不十分明亮,盡管它們可以用強大的望遠鏡觀測到。天狼星B是它更著名的伙伴天狼星A的伴星,也被稱為狗星,是白矮星。第一個白矮星是由弗里德里希·赫歇爾于1783年1月31日在一個雙星系統Eridani B中觀測到的和C。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