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達等級(F級)也被稱為富士達-皮爾遜等級,是一種用來給龍卷風指定強度等級的等級。給定龍卷風的等級是基于龍卷風對植被、景觀和人造結構造成的破壞程度。1971年,芝加哥大學的Tetsuya Theodore"Ted"Fujita,皮爾森在堪薩...
富士達等級(F級)也被稱為富士達-皮爾遜等級,是一種用來給龍卷風指定強度等級的等級。給定龍卷風的等級是基于龍卷風對植被、景觀和人造結構造成的破壞程度。1971年,芝加哥大學的Tetsuya Theodore"Ted"Fujita,皮爾森在堪薩斯州首家風暴預報中心發布了《皮爾遜風暴預報》,密蘇里州。

富士達皮爾遜等級根據龍卷風對植被、景觀和建筑物造成的破壞程度,對龍卷風進行強度等級劃分。龍卷風過后,工程師和氣象學家在對該地區進行目測后,對該氣旋進行官方富士達評級。這些調查將進行地面和/或地面,取決于環境和可達性。地面漩渦模式稱為"擺線跡"也可用于確定龍卷風的強度。目擊者的敘述、媒體報道和記錄,無線電跟蹤也可以用來準確地對龍卷風進行評級。

富士達等級為龍卷風指定強度等級。使用富士達皮爾遜等級對1950年以后報告的龍卷風進行追溯性評級。這些等級分配被輸入國家海洋和大氣美國管理局(NOAA)國家龍卷風數據庫。分級也適用于1950年以前發生的許多強烈、臭名昭著的龍卷風。2007年,增強型富士達等級正式取代了美國原來的富士達等級,使用的是EF0到EF5,而不是F0到F5簡言之,F0/EF0表示輕度損傷;F1/EF1表示中度損傷;F2/EF2表示嚴重損傷;F3/EF3表示嚴重損傷;F4/EF4表示毀滅性損傷;F5/EF5表示難以置信的損傷;富士達等級和增強型富士達等級都不是風速或風力等級,而是損傷等級,甚至雖然每個級別都與一系列風速相關,但增強型富士達尺度的出現,是因為研究表明,在原始富士達尺度上更強龍卷風的風速被高估了,增強型富士達尺度考慮到了建筑質量標準化了不同類型的結構。除此之外,這兩種系統基本上是相同的。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WS)的說法,目前還沒有計劃使用增強的藤田尺度來重新評估過去的龍卷風,而且,未來颶風中不太可能有更高比例的颶風獲得"5"級的評級。增強的富士達等級,就像它的前身一樣,在世界上除美國以外的地方仍在使用,它仍然是一種使用風速估計的損害等級。新的等級在2006年2月發布后的一年內首次在美國使用,并被應用于橫掃佛羅里達州中部的一系列龍卷風。在增強型富士達等級(EF5)中,這一等級是最強的,2007年5月,堪薩斯州格林斯堡小鎮被龍卷風夷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