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望遠鏡(OWL)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設計的一個概念設計,耗資12億美元,配有100米(328英尺)鏡頭的望遠鏡,這將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該望遠鏡的規模已經縮小到60米(200英尺)的鏡頭。預計竣工日期在2019年左右,...
超大型望遠鏡(OWL)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設計的一個概念設計,耗資12億美元,配有100米(328英尺)鏡頭的望遠鏡,這將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該望遠鏡的規模已經縮小到60米(200英尺)的鏡頭。預計竣工日期在2019年左右,并且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以東的平原正被考慮作為這個地點,因為這里全年晴空萬里,海拔很高。

在地球上建造望遠鏡要比向太空發射大型有效載荷便宜得多。如果建成,"貓頭鷹"將能夠觀測到比哈勃太空望遠鏡弱1000倍的物體。盡管一些干涉測量項目的角度分辨率比"貓頭鷹"更高,但它將具有更大的光收集和成像能力,為了拍攝到更清晰的、遙遠的天文物體。因為目前還沒有技術可以制造出60米長的鏡頭,因此任何用于這個目的的鏡頭都必須進行分割。要想知道為什么它被稱為"壓倒性的大望遠鏡",想象一個直徑只有20層樓大小的鏡子龐大的規模、成本和復雜性,一個ESO的可行性審查委員會決定將OWL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上,這一點也不奇怪。盡管OWL可能仍能看到曙光,但ESO目前主要關注的是歐洲超大望遠鏡,如果我們用一個望遠鏡來測量一個400萬美元的外太空行星的話,就足夠了利用一種叫做自適應光學的技術,這種技術是為減少大氣閃爍而開發的,貓頭鷹或類似的技術將超越空間觀測站,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窗口。因為將有效載荷發射到太空的成本太高,而在地球上建造一個非常大的望遠鏡相對便宜,因此很可能后者將主導天文學,直到發射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