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每年只有大約兩次。直徑超過50米(164英尺)的較大小行星撞擊大約每500年發生一次。與較小的小行星類似,這種大小的小行星通常缺乏到達地表的動能,在大約7公里高度的空中爆炸,其能量約為600萬噸TNT,相當于一枚小型氫彈。據信,1908年,一顆如此大小的小行星在通古斯卡河附近地區爆炸,形成了直徑50公里(30英里)的燒焦樹木圈。這被稱為通古斯卡事件,并促使世界各國政府更加認真地對待小行星撞擊的風險。直徑約250米(820英尺)的小行星撞擊大約每2000年發生一次。這些小行星實際上傾向于撞擊地表,盡管它們可能會在爆炸前發生輕微的破裂,但產生的能量大約是十億噸,比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核武器沙皇炸彈大20倍。這樣的小行星撞擊被認為是1178年在月球上發生的,當時英國坎特伯雷的一位修道士記錄了這一點這種撞擊會留下數英里寬的隕石坑。直徑大于1公里(0.62英里)的小行星非常罕見,每5萬年發生一次。然而,它們的破壞性最大,最有可能威脅到人類,盡管它們很罕見。這樣的小行星撞擊在其源頭釋放出價值50億噸TNT的能量,點燃了200英里以外的所有東西。如果這樣的小行星撞上了人口稠密的地區,它可能會殺死數百萬人。然而,在未來100年內,一次撞擊的可能性不到1/500,而且隨機擊中居民區的概率小于1/1000。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