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紀(意思是"含碳期")是一個持續了約6000萬年的地質時期,介于3.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mya)和二疊紀280 mya之間。 沼澤在石炭紀時期繁盛。在石炭紀時期,沼澤和森林繁榮,產生了比現在高出80%的大氣氧氣和大量腐爛的有機物。...
石炭紀(意思是"含碳期")是一個持續了約6000萬年的地質時期,介于3.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mya)和二疊紀280 mya之間。

沼澤在石炭紀時期繁盛。在石炭紀時期,沼澤和森林繁榮,產生了比現在高出80%的大氣氧氣和大量腐爛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在受到其上方土壤和巖石數百萬年的壓力后最終變成了煤,這些起源于石炭紀時期的煤層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并在今天繼續開采煤炭。

一張在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巨型大陸盤古大陸的地圖石炭紀是著名的超大陸泛大陸形成的時期,大約300-345 mya。它是由幾個較小的大陸相互擠壓形成的,由此產生了阿巴拉契亞山脈、阿特拉斯山脈和烏拉爾山脈。泛大陸非常大,中心非常干燥,但沿海地區卻盛產著大量的外來植物和動物群。在石炭紀時期,動物可以從北極一路遷徙到南極。由于花的過度生長而產生的氧氣過剩導致某些兩棲動物和昆蟲體型巨大,其中包括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蜻蜓的祖先,腕足動物的翼展為73厘米(29英寸),在石炭紀時期腕足動物很常見,像三葉蟲這樣的古老物種開始滅絕石炭紀時期產生的大量碳質沉積物是由兩個主要因素造成的:樹皮以有機聚合物的形式演化為木質素;以及低海平面,允許森林和沼澤在先前被洪水淹沒的低地上生長。木質素對許多樹木來說是一個決定性的進化優勢,它保護樹木不受外界影響,使它們不易被動物消化。細菌和動物花了數百萬年才進化出能有效消化木質素的生物,導致有機物質大量堆積在地面上,有時超過2米(6.5英尺)高。木質素在干燥時仍占木材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它是通過從某些糖中除去水分而在植物內部形成的。石炭紀可以分解成一系列較短的亞時期,每一次大約1000萬次持續時間:圖爾奈期、維安期、謝爾普霍夫期、巴什基爾期、莫斯科夫期、卡西莫夫期和Gzhelian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