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是地質時代的一個重要劃分,大約從5.42億年前延伸到4.88億年前。它是更廣闊的古生代的第一個時期。寒武紀的特點是出現了各種復雜的、可化石的多細胞生物。在此之前,多細胞生物更像是簡單的群體(海綿和水母),而不是分...
寒武紀是地質時代的一個重要劃分,大約從5.42億年前延伸到4.88億年前。它是更廣闊的古生代的第一個時期。寒武紀的特點是出現了各種復雜的、可化石的多細胞生物。在此之前,多細胞生物更像是簡單的群體(海綿和水母),而不是分化的動物。

化石研究表明,動物生命可能最早出現在地球上大約5.5億至6億年前這一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炸,指的是大量保存完好的動物化石突然出現。在寒武紀大爆炸期間,所有主要的身體類型都出現了。寒武紀時期是以寒武紀化石最早發現的威爾士的一個舊名命名的。它指的是寒武紀之前的時間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寒武紀是多細胞化石出現的標志,但近50年來所謂埃迪卡拉紀生物群的發現證明,多細胞生物在寒武紀之前就已經存在,它們并不像它們的寒武紀后代那樣復雜,它們與它們只有微弱的聯系。最初人們認為在寒武紀時期沒有陸地植物存在,但分子年代測定表明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早在7億年前就有一些原始陸生植物,和陸棲真菌的歷史可追溯到10億年前。其中許多是簡單的席狀或片狀生物。許多重要的物種在寒武紀時期首次出現:三葉蟲、腕足動物、節肢動物(水蝎子)和牙形刺(所有脊椎動物的前體)除苔蘚蟲(造礁生物門)外,所有現代動物門在寒武紀都有代表性。寒武紀是第一個以化石的存在而非任意時間劃分的地質區域。該時期的開始是由三葉蟲的出現來界定的,它的結束發生在顯生宙的第一次大滅絕事件——寒武紀-奧陶紀大滅絕事件,這一時期距今5.42億年,滅絕了大約一半的動物物種。寒武紀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每一個大約1200萬年的長度:早寒武紀,中寒武紀和芙蓉紀。寒武紀之后是奧陶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