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獨立研究人員廣泛研究發現,月球和近地天體都能提供太空殖民所需的所有材料,太空中太陽能資源豐富。建造太空聚居地不需要任何根本性的科學突破,盡管它們絕對不會造成傷害,但挑戰主要是工程和成本問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獨立研究人員廣泛研究發現,月球和近地天體都能提供太空殖民所需的所有材料,太空中太陽能資源豐富。建造太空聚居地不需要任何根本性的科學突破,盡管它們絕對不會造成傷害,但挑戰主要是工程和成本問題。無數的太空聚居區設計的細節各不相同,但就當今的經濟而言,所有這些都是高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然而,我們可以預期,隨著技術的進步,情況會發生變化。許多人將太空旅行和殖民地視為人類的命運。

因為它們擁有可用于支撐人類棲息地的原材料,有朝一日,火星或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可能會建造深空殖民地。目前建造太空殖民地的兩大障礙是微重力的健康風險和高昂的發射成本在其他星球上。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中是很困難的。經常鍛煉以保持肌肉質量,有些人患上了"太空病",類似于暈船,面部浮腫,大多數太空游客患有無法控制的腸胃脹氣。所有易碎的食物都是被禁止的,以免它們漂浮在空中,進入電子設備,造成難以清理的混亂。對于大量人的長期太空居住來說,微重力是沒有意義的。一個真正的太空殖民地需要旋轉來產生人造重力。因此,大多數的太空殖民地可能是圓柱體或圓環。一個大小為一個大約有2000名居民的小城市需要大約100萬噸重,大約1公里(06英里)渴望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實驗室、機械車間、消防站、警察局、私人住宅、花園、游泳池、食物和水的儲藏室、防輻射裝置、對接設施、機器人艙和一家小醫院——基本上,這些設施足以讓人在太空中生活得舒適和安全。相比之下,帝國大廈這座大樓重達37萬噸,高381米(1250英尺),有足夠的辦公空間容納22000名員工。在太空建造百萬噸級結構的兩個主要挑戰是建造工作,這項工作最好由能夠用原材料制造其他機器人的機器人來完成,并將所有材料送入軌道如果都是從地球表面發射的話,那就太貴了。以今天的價格,從大氣層發射一百萬噸的物質要花費幾萬億美元。訣竅是使用近地物體或從月球表面發射的材料,在那里,重力要低得多,發射成本也低得多。最大的近地小行星,1036甘尼米德,直徑31公里(19英里),質量為3.6×1013噸,足以建造三千萬個小型太空殖民地。由于涉及到所有危險的工作,機器人將率先建造,降落在近地物體上,撕扯把它切成小塊,引導它進入地球軌道,然后把它加工成腳手架材料。一旦一個密封的圓環體或圓柱體被創造出來,充滿氧氣,并開始旋轉,人類工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建造內部。大多數結構材料和技術都可以在現場用原材料建造。沒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時候太空殖民地會成為可能,不過,發展中的太空旅游業似乎肯定會抓緊時間,至少有兩家公司已經宣布了建造太空旅館的計劃,還有一家公司——畢格羅航空航天公司(Bigelow Aerospace)已經在軌道上安裝了一個試驗艙

月球可能是建立太空殖民地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