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隨著《魔戒》和《霍比特人》三部曲走來的你,對影片中的形色各異的“霍比特小矮人”一定印象深刻,那么,你是否想過:“霍比特小矮人”有沒有可能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真實存在呢?

先聽聽科學家怎么說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進化動物學家林德爾·布朗厄姆和馬塞爾·卡爾迪洛在2007年4月出版的《生物學通訊》上發表文章說,電影中出現的“霍比特人”,也許是原始人類的一支,由于進化壓力才演變成矮小體型。也就是說,影片中的小矮人在人類進化史上確實存在過。

如果“小矮人”真實存在過,那么證據是什么?
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科學家于2003年在印尼所屬的偏遠熱帶島嶼——弗洛勒斯島,發現了大約生活在1.8萬年前的史前“小矮人”人類化石,其身高僅為1米左右。

起初,科學家判斷它可能是一個古代兒童的殘骸。但是,他們很快注意到化石的牙齒磨損很嚴重。隨后的三維成像顯示,這名女性死亡時至少已有30歲。此化石的腦容量類似葡萄柚大小,僅相當于現代人的三分之一,結合其身高判斷,科學家認為這是此前從未被發現的一個新人種,并將這個新發現的人類族群稱為“弗洛勒斯人”,他們大約在8萬年前到達這個島嶼。

2004年10月,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報告了此項發現,有專家認為,這是過去50年間古人類學中最重要的一項發現,這一突破性發現將使科學界重新思考人類進化的過程。
與“霍比特人”同為小矮人的弗洛勒斯人長什么樣?

澳洲臥龍崗大學的人類面部研究專家S.Hayes博士根據一位女性弗洛勒斯人的頭骨,使用法醫學上的面部近似復原方法,復原了“她”的面部形態。女性弗洛勒斯人有著高顴骨、長形的耳朵和寬闊的鼻子。從骨骼特征上看,弗洛勒斯人比較原始,像兩三百萬年前的早期人類,可是復原出的長相卻更像現代人。
是真正的“小矮人”,還是“小腦畸形癥”患者?
此化石屬于新人種——“弗洛勒斯人”這一研究成果一經公布,便引發了學術界的巨大爭議。一些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認為,這具女性化石可能是一個矮人部落成員的遺骸,而這位女性可能是一名“小腦畸形癥”患者,因此腦容量偏低。

據《自然》雜志報道,美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與化石發現者利用計算機X射線斷層攝影術對化石顱骨進行了掃描,然后根據掃描圖像制造出“弗洛勒斯人”的腦部模型。接著,科學家又將該模型與黑猩猩、直立人、矮人、智人以及一個“小腦畸形癥”患者的腦部模型進行了比較。從大腦結構判斷,該化石的主人不是“小腦畸形癥”患者,從而證明了“弗洛勒斯人”化石的科學價值。

是什么原因造成“弗洛勒斯人”這么矮小?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弗洛勒斯人”有可能是從附近爪哇島上遷徙來的“直立人”后裔。不過,他們為何變得如此矮小是令科學家一直疑惑的難題。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彼得·布朗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弗洛勒斯島面積只有31平方英里,資源十分有限,身材變小不僅可以消耗較少的能量,也容易散熱,這樣使他們更適應當地濕熱的氣候。

“弗洛勒斯人”現在還存在嗎?
2004年年底,東南亞人類學家卡蒂·哈斯本茲曾經向美國媒體披露:最后一批印尼“小矮人”在幾百年前才滅絕,并且是被當地村民設下圈套用火活活燒死的。她說:“當地的村民將這些‘小矮人’稱作伊布·戈戈,他們身材矮小、長發長臂,并且會簡單的語言。”

但是,一些科學家卻認為“伊布·戈戈”的故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可是,發現“小矮人”化石的考古學家理查德·羅伯茨教授卻懷疑還有一些小矮人生活在弗洛勒斯島的雨林地帶。他說:“根據村民所說,當地人最后一次看見‘小矮人’是在19世紀荷蘭殖民者到來前不久。要證明該島是否真的還存在‘小矮人’,就要對當地雨林中的洞穴進行徹底的搜索。”另外,很多科學家也曾經推斷“小矮人”和現代‘智人’曾經在弗洛勒斯島相遇。因此,這些科學家更加確信“弗洛勒斯人”和其他類似的人種可能仍然存在于世界某些偏僻的地方。

結語
經過科學的考證,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歷史進化過程中出現過像電影“霍比特小矮人”一樣的新人種——“弗洛勒斯人”,幾萬年前曾生活在印尼所屬的偏遠熱帶島嶼——弗洛勒斯島,而至于現在“弗洛勒斯人”還是否存在,還有待進一步的科學考察和研究。
(作者:劉紅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