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最近聽到身邊朋友,互聯網小公司(有多小?就仨人)CEO小王哀嘆:“因為不知道有扶持政策,去年少拿了20萬政府補貼。”創業不易,互聯網創業更艱難。
創業中最缺什么?有人說最缺錢,有人說最缺人才。
我們就先來解決互聯網初創公司所面臨“錢”的問題(“人才”的問題留個懸念),告訴大家如何拿到可以救命的政府補貼!
特別是有研發自己的軟件、有專利權或者知識產權的、或者線上平臺、互聯網+、信息化+、物聯網+等等的企業,都是政策扶持較多的,那么接下去的內容就得讀仔細了!
第一項就是申請雙軟認證,包括了軟件企業的認定和軟件產品的登記!
企業如果申請了軟件產品,可以享受的優惠就是當企業銷售該軟件產品時,只需要支付3%的增值稅。原話是:“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就是說先按照17%交上去,然后下個月馬上可以申請退還14%的稅款。
這個稅收優惠是不是很直接啊?而且申請軟件產品非常簡單,只要企業具有該軟件產品的著作權和評估測試報告就可以了。
下面是軟件著作權和評估測試報告的樣本。
注意,在申請即征即退的時候,需要向稅務局出具銷售發票,發票上的產品名字必須和軟件著作權上的產品名字一模一樣。否則稅務局是不予以受理的。
企業申請了軟件產品以后,才可以申請軟件企業。軟件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是所得稅方面,兩免三減半,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還有一些其他的優惠,比如企業外購的軟件固定資產折舊的年限可以縮短至兩年等等。
申請軟件企業,除了拿到前面提到的軟件產品評估證書之外,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第一點是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工人數占比不低于40%,其中研發人員人數占比不低于20%;
第二點是當年研發費占收入比例不低于6%;其中,境內研發費占比不低于60%(專項審計報告和年審);
第三點是企業軟件產品開發收入占比不低于50%(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收入占比不低于4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占比不低于40%(嵌入式占比不低于30%)(專項審計報告和年審);
這三點是最主要的條件,如果符合的企業就可以嘗試申請軟件企業評估了。
雙軟認證,申請的時間都是每個月的20日。這兩個認證是申請其他政府補貼的基礎,尤其是軟件產品認證。這個辦理周期通常是35個工作日。所有企業如果有自己研發軟件或者APP的,都可以申請起來了。
第二項就是創新基金,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可以直接拿到政府補助的20萬現金!
這個項目的條件有很多,有一些軟性的指標,比如健全的財務制度啊,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啊,那硬性的指標主要就是下面三方面:
第一點是對銷售收入的限制:不能高于3000萬;
第二點是對職工人數和學歷的限制;
第三點是要求研發開支必須大于40萬。
其實這幾條一般軟件研發的企業都是符合的,所以這個創新基金的門檻其實是很低的。我手上有好幾家小微企業在2016年年中都已經拿到了這個20萬了。建議各位也去嘗試一下。
另外,如果企業已經拿到了投資款,而且投資的公司是有備案的,可以再多申請20萬元的無償補貼,因為政府覺得既然企業的項目已經得到了正規投資公司的認可,那肯定是不錯的項目,值得錦上添花,再多撥款支持一下。不過呢,在實操當中,很多企業拿到了風投,但是風投公司并沒有去備過案,那就不能申請了。這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要么和投資方協商讓他去備案,要么就放棄。
這個創新基金一年只能申請一次,2017年是1月份申請的,需要遞交2016年的財務審計報告,所以如果要申請的企業也要抓緊了。錯過一次就是一年啊!!!
以上幾項都是門檻比較低的政府補貼,絕大部分相關產業的初創公司都能成功拿到這些優惠政策或者補貼。
最后,介紹服務類發展引導基金!
這個項目也是一年一次,1月份申請。
但這個項目的補貼力度非常大,最多的可以申請到600萬的補貼,但是同樣的,要求也非常高。否則總撥款3.5億也不夠大家分哦。
這個項目適用的企業類型是互聯網+、信息化+、制造業轉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是支持傳統服務行業向互聯網轉型。
主要申報要求:
第一點是對總投資額有要求,要求未來兩年總投資額超過800萬。企業需要遞交一份計劃書,這份計劃書不能瞎吹牛哦,因為這個項目的撥款是分兩次放款,審批通過了放款85%,另外15%政府2年后驗收通過了才會放款的,到時候你實際發生的總投資款遠遠沒有達到計劃書上寫的數字,一方面是企業拿不到15%的尾款,另一方面下次再申請這個項目的時候就不可能得到批準了。
第二點是企業的這個項目必須提前去經委或者發改委備案。
第三點是是銀行賬戶里要有資金證明,企業的自有資金起碼要達到計劃投資款的60%,這樣政府才能相信你是有能力的,不能企業自己一點自有資金都沒有,全部靠政府補助金。
其他還有一些條件,比如固定資產等,因為時間的關系,這里就不一一詳述了。
實際申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Q1.有自建平臺系統的,可以申請嗎?
這要是看你們的平臺是自己企業內部用,還是服務于客戶的。如果是服務于大眾的平臺,是可以申請創新基金和服務類發展引導基金。
Q2.第二項申報說到了投資,這個要投資人證明嘛?需要備案是指在哪里備案?
這邊提到的投資必須是投資公司,投資人是不可以的。如果是投資公司的話,可以去上海科委備案。
Q3.我是做新能源兩輪交通工具的,自有知識產權,已經拿到專利啦,請問有什么補貼嗎?
你們這種情況可以申請創新基金,還有一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我會在下節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創業捷財)中提到,這個也有可能適用于你們公司。
Q4.我們公司也是互聯網平臺,對第二個和第三個有興趣,第三個主要固定資產沒有很多怎么辦?
服務類項目確實是對固定資產要求比較高,所以門檻比較高,但是你們企業可以去嘗試申請創新基金。
Q5.我們是自媒體轉服務第三個可以申請嗎?
今天講的這幾個項目可能不太適合你們公司,下節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創業捷財)中我們會講到文創基金,可能會適合你。
Q6.創新基金的全稱是?具體去哪里申請?
全國各地都有的,上海這邊叫上海市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是去上海科委申請的。
Q7.我們自己研發系統,做金融產品外包服務,申請高新或者軟件著作權就可以申請補貼嗎?
關于高新的情況,我們在下節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創業捷財)中會有專門的介紹。
Q8.雙軟目前已經停掉了是嗎?
雙軟現在是可以申報的,2015年停過一年,2016年已經恢復了。
回到開頭我們留的懸念,“人才”的問題怎么辦?
你想不想每月只花500元,就能讓自家企業用上月薪超過3萬的財稅專家?那就快上捷財APP!關于今天的話題大家也可以到捷財APP上面繼續和Catherine老師“聊一聊”哦!財稅大牛們的服務席位有限,手快有、手慢無哦!
PS: 各大應用商店均已上架!Android用戶可在應用寶中直接搜索下載“捷財”;iPhone用戶可在蘋果商店中直接搜索下載“捷財”。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公眾號“創業捷財”里隨時吐槽哦!
·······································································
知識產權登記測試是雙軟認定的要求。軟件產品登記測試所出的測試報告是軟件產品登記的文件之一。 雙軟認定是指向用戶提供的計算機軟件、信息系統或設備中嵌入的軟件或在提供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技術服務時提供的計算機軟件。 軟件產品實行登記和備案制度。未經軟件產品登記和備案或被撤消的軟件產品,不得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 做登記測試的話,上牽翼網找找相關的檢測機構好了,比如上海浦東軟件平臺。
軟件產品登記測試是指檢測機構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測試功能點,對其指定的軟件產品進行功能性的檢測和驗證,確保這些功能都得以實現并能正常運行。 同時,軟件產品登記測試的報告也是申請軟件產品登記所必須的條件,對于審查方來說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測試報告是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2016年,在監管強壓和資本寒冬之下,眾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行業融資也一度陷入低潮。2017年,這一情況或有所改變。據市場傳聞,國內知名金融科技公司麥子金服將獲得B輪融資。投資方中可能有上市公司、銀行系現身,也有消息稱,投資方或與BAT三巨頭中的某一巨頭有關系。
早在2015年4月麥子金服曾獲得海通證券旗下海通創新A輪融資,4月3日當天海通證券股價大漲9.57%或與該筆融資有關。
若麥子金服B輪融資落實,這將是2017年業內首筆金融科技大額融資,也極有可能排進行業融資紀錄前列。
麥子金服靠什么獲得資本市場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麥子金服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穿透型資產管理公司。麥子金服致力于打造開放的移動金融生態系統,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處理能力為基礎,以優質資產為核心,為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涵蓋基于互聯網的綜合金融信息服務,并為行業提供前沿且可參照的科技金融實驗。
B輪背后資本市場的考量
選擇麥子金服背后,資本市場也必然有著深思熟慮的考量。
考量一:政策明朗,搶先布局。
在監管政策及相關條例出臺之后,互金行業前景逐漸明晰,眼下正是重定市場格局的過渡期。前不久,麥子金服旗下獨立運作的P2P平臺公司諾諾鎊客與徽商銀行簽訂了銀行存管合作協議,平臺發展更進一步。此外諾諾鎊客已完成信息披露、產品升級等工作,發展前景明確。
資本選擇在這個時機投資麥子金服正是為了搶先布局。否則一旦行業格局確定后,優質平臺必將是稀缺資源,其在融資上的話語權亦將因此加強,從而不利于投資方的投資議價。資本的另一個動力則是,距離A股落實注冊制越來越近,一旦開放注冊制,再加之監管對金融科技身份的認可,金融科技平臺上市的可能性大增,投資機構通過上市實現退出的渠道或更通暢。
考量二:知名大平臺更有潛力。
當然,資本是逐利的,也“嫌貧愛富”。新平臺和中小平臺往往難獲認可,而成立較早、知名度較高、規模大的平臺總能最先獲得資本的注意。麥子金服便屬于后者,旗下NONOBANK(諾諾鎊客)運營時間長達7年多,歷經時間和行業波動考驗而屹立不倒。海通的股東背景,累計服務用戶超過370萬、累計撮合交易規模數百億人民幣,第三方評級長期位居前列、投資人中較好的口碑等等要素,決定了麥子金服是資本市場不容忽視的企業。
考量三:平臺的盈利模式和能力。
一般而言,B輪融資時相關企業的業務模式、盈利模式已非常明了,只是很少有企業實現盈利。而麥子金服不僅有著成熟的業務模式,且已連續兩年盈利。據了解,僅在2016年,麥子金服便盈利上億元。當其他平臺燒錢獲客這條路越來越行不通時,擁有良好盈利能力的麥子金服自然成為眾多資本搶食“香悖悖”。
為何麥子金服值得投資
簡單地說,投資就是選好賽道,找對人。“賽道和人”的理論也足以解釋麥子金服為何值得投資。
賽道
相比互聯網金融,以技術驅動金融的金融科技無疑想象空間更大,當科技的應用逐漸滲透到資產、風控等多個環節時,金融科技也便成為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麥子金服在技術上發力較早,曾先后獲得“上海市雙軟認證企業”稱號、“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擁有27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016年,在李曉忠博士主導下,麥子金服開發出一整套成熟的“五行”金融科技體系,通過大數據模型和反欺詐模型的雙重過濾,以及水滴風控系統穿透式審核嚴控風險,受到多方的認可。
依托金融科技實力,麥子金服樹立起技術壁壘。如果對標去年完成巨額融資的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這樣的金融科技企業,麥子金服獲得融資在情理之中。
團隊
選好賽道后便是選擇人,創始人和高管團隊的行業經驗、創新能力、洞察力、執行力等將決定企業的成敗。觀察麥子金服的團隊背景,創始人黃大容是經濟學碩士,目前正在攻讀上海交大高金金融管理學博士。一眾高管亦出身不凡:翁明軍,陸金所前CTO,分布式高并發系統架構專家;李曉忠,雙博士后,資深風控專家,曾任FICO中國首席科學家,擁有25年數據分析和風險管理經驗;此外楊恒、張政、范震、蘇正等高管均擁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資深從業經驗。
企業的前瞻性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企業的前瞻性也必不可少。比如麥子金服,在移動金融尚未興起之時,便敏銳抓住機會,打造出綜合移動財富管理品牌財神爺爺,迅速成為行業領先者之一;當消費金融來襲時,麥子金服通過深耕醫美等分期消費細分領域,搶占戰略要地;當行業巨頭們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資產,發力全球資產配置服務時,麥子金服早已通過拓展留學生金融服務市場扎根海外業務。通過不斷獲取金融牌照,麥子金服的互聯網+牌照的互聯網資管格局已然初步形成。
可以預見,在B輪融資之后,麥子金服的流動性將進一步增強,規模和品牌或將再上一個臺階。借力后監管時代出現的良好金融新生態和廣闊發展空間,諸如麥子金服這類獲得資本青睞的金融科技公司有望走上規模擴張快車道,成長可期。
=================
讀者可以在百度百家、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博客、UC自媒體平臺、新浪微博等各大專欄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2013年十佳自媒體、2014年、2015年年度最有影響力自媒體,2015年微博十大科技觀察大V。
轉載、合作請聯系微信:wkd772856958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