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新電影《帕丁頓熊》(Paddington)在劇院上映。其作者邁克爾?邦德(Michael Bond)創作了一系列深受喜愛的故事書,而現實生活中激發邁克爾·邦德創作靈感的卻是一種瀕危動物:安第斯眼鏡熊。

?物種名稱:安第斯熊或眼鏡熊(學名Tremarctos ornatus),由于其口鼻部明顯縮短,又稱為安第斯短面熊。該物種是短面熊屬唯一的種,也是眼鏡熊亞科最后一個幸存的物種。眼鏡熊亞科的其他物種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滅絕。
顯著特征:安第斯眼鏡熊體型適中(約為灰熊的三分之一),全身黑褐色皮毛,僅眼鼻處的“眼鏡”形狀皮毛為米白色。盡管安第斯眼鏡熊的牙齒能夠吃肉,但是它們還是更喜歡攝食仙人掌、竹子、鳳梨、果實和樹皮,這些素食占據他們食物組成的95%。(在這里要對“帕丁頓熊”的粉絲說聲抱歉了,真正的眼鏡熊是不吃果醬的。也請注意,野生眼鏡熊不戴帽子和雨衣。)

發現地:作為南美唯一的熊類物種,眼鏡熊分布于熱帶安第斯絕大部分山脈,包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在Paddington的故事書中,據說帕丁頓熊乘坐救生艇從“最黑暗的秘魯”漫游到倫敦)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等級:易危級。最新種群數量預估約為16000-20000頭。
主要威脅:正如我們在許多其他大型食肉動物身上所看到的那樣,棲息地喪失、生境破碎化以及非法狩獵是眼鏡熊面臨的最大威脅。數十年來,伐木、采礦、石油勘探、農業生產以及道路建設也在逐漸削減眼鏡熊的棲息地。同時,狩獵(獵食眼鏡熊或者為了報復其對農作物造成的破壞)使得每年有幾百只眼鏡熊死亡。
重要的保護計劃:事實上,該物種的保護工作還相當少。自1976年來,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就一直在研究該物種,并且還協助建立了一些保護區。他們近日剛發表了一個大規模的新研究結果,研究確定了那些有必要對玻利維亞眼鏡熊種群和秘魯種群進行保護的棲息地。眼鏡熊保護協會(Spectacled Bear Conservation Society)也在秘魯開展了保護工作,由于眼鏡熊經常攝食當地的玉米和甘蔗作物,該協會成員便與土地所有者和農村社區加強協作,共同改善與眼鏡熊的關系。安第斯眼鏡熊基金會在厄瓜多爾也有相似的保護行動。同時,這兩個組織都進行了重要的研究工作,這對了解眼鏡熊未來的保護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約翰·R·普拉特,每周兩次報道全球各地的瀕危物種;翻譯:萬曉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