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照的增多,SPF70的防曬霜開始在市場上走俏。涂上這種防曬霜后,您可以在躺椅上盡情享受陽光沐的樂趣,不必擔心皮膚受到傷害。擁有白皙肌膚的您恐怕也難以抵御這種誘惑吧。但SPF后的數字是越高越好嗎?在您把疑慮拋到九霄云外之前,最好先了解下SPF的基本常識。它究竟是什么意思?這些數字意味著什么?它們又可以達到多高?

我們使用防曬霜是為了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的傷害。從防曬的角度來看,紫外線分為兩種——UVA和UVB。UVB導致曬傷,UVA對皮膚的影響則更為長久,有可能造成皮膚早衰等問題。SPF,或者說防曬指數(sun protection factor),是在1962年引入的概念,旨在量度防曬霜對UVB光線的抵抗效果。
為了確定一種防曬霜的SPF值,測試人員會找到20個對太陽比較敏感的人,先測量在沒有防曬霜保護的情況,多大程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導致他們曬傷;然后在受試者涂抹上防曬霜后再次進行實驗。“有油”指數除以“無油”指數,結果四舍五入,就可得到SPF指數。
SPF指數最小為2,最大則已經達到70。若想算出使用防曬霜后可以接受多長時間的日曬,可以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不涂防曬霜可曬時間(分鐘)×SPF數值=可暴露在陽光中的最長時間
比如說,如果您在陽光下暴露10分鐘就會被曬傷,那么SPF15的防曬霜可以讓您在陽光中待上150分鐘。不過在您抓起計算器跑向海邊之前,必須清楚這個公式并不是特別精確。人們平時涂抹的防曬霜厚度遠遠不及測試中使用的那么多。在現實生活中,熱衷于太陽浴的人平均使用的防曬霜只有實驗條件中的一半,也就是說可以接受的日照時間只有理想狀態下的一般我們已經知道,SPF數字越高,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就可以越長。除此以外,SPF還表示防曬霜對UVB吸收程度。但這一數字并不以指數形式增長,常常令人感到迷惑不解。例如,SPF15的防曬霜可以吸收93.3%的UVB光線,但SPF30的防曬霜也只能吸收96.7%的光線。SPF數值提高了一倍,但對光線的吸收程度只提升了3.4%。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美國藥品管理局對SPF指數制定了一個門檻。任何SPF指數高于30的防曬霜都屬于“30+”。30被定為一個界限,因為在SPF在30以上時,對UVB的吸收和對皮膚保護程度的變化就非常小了。但人們常常誤以為SPF值超高的防曬霜,可以起到無與倫比的防曬作用,甚至是全天候保護。

盡管如此,但人們對于SPF的追求似乎沒有止境。近年來發售的新款防曬霜,SPF指數甚至高達70以上。根據這一數值,一個原本能曬10分鐘的人現在能曬700分鐘,幾乎相當于12小時。暴露在烈日之下12小時都不會被曬傷,這是真的嗎?
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知道,很多人使用防曬霜時抹得并不夠多。而且,所有宣稱具備防水、防汗的防曬霜,在遇到水或汗的時候效果仍會大打折扣。如果您涂抹的劑量不夠多,又不及時在遇水后重新補擦,那么12小時的曝曬會導致嚴重后果。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較高的SPF值確實能夠帶來程度更高的保護,但您使用SPF30以上的產品時,保護程度增加得其實不大。較高的SPF值反倒可能使您誤以為這種防曬霜效果超強,結果對日照掉以輕心。與其讓防曬霜成為您抵御紫外線的唯一防線,還不如牢記一些簡單的防曬竅門。
1、了解自己的膚質:如果您的皮膚白皙嬌嫩;或是家族中有皮膚癌史;又或者由于某些藥物或醫學問題對陽光特別敏感,那么最好多加小心。盡可能不要暴露在陽光下,出門時戴上帽子,使用高SPF的廣譜防曬霜,并且經常涂抹。
2、擴大防曬范疇:SPF指數只表明了對UVB光線的防護程度——很多防曬霜,哪怕它的SPF值很高,對UVA光線的防護作用不大。廣譜商標往往用于表明對UVA的保護程度。找到這種產品,以擴大防曬范圍。
3、在出門前就擦好防曬霜:防曬霜必須被皮膚完全吸收才能發揮作用。所以您應該在出門前15-30分鐘就涂好。
4、及時重新涂抹:無論您是躺在泳池旁邊還是在草坪里除草,都很可能接觸到水或者汗,它們是防曬霜的天敵。為了安全起見,您最好在游泳或出汗后重新涂抹防曬霜。
5、涂抹不能有所遺漏:無論SPF值有多高,防曬霜也保護不了它覆蓋不到的皮膚。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位是太陽穴、耳朵、后頸和足尖。如果您常常覺得自己抹不到所有部位,那么可以試試含有染色劑的防曬霜。這樣您就能及時發現身上還有哪些地方沒有涂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