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投行”這個詞火遍了全球,有消息稱,亞投行總部的選址定在北京金融街全國政協禮堂附近。截止到最后的申請截止日期3月31日,提出申請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國家總數已達46個,其中30個國家已成為正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亞投行籌建邁出實質性步伐,而美日暫時“不約”。

亞投行是什么?
亞投行”全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英文縮寫: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主要向成員國提供低息貸款,用于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由習近平在2013年10月出訪印尼時提出籌建倡議。
亞投行正式發起于2014年10月,其目標是促進區域金融合作,為亞洲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包括機場、公路、電信、保障房、鐵路等等。根據去年10月簽署的諒解備忘錄,亞投行的初始注冊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中國將提供其中的500億美元。
亞投行未來的融資模式目前仍在商議之中。銀行同業拆借和成員國發行主權債券將是主要融資方式。在運營初期,亞投行將主要向主權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主權貸款,針對不能提供主權信用擔保的項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模式。
亞投行也會通過成立一些專門的基金進行投融資進而保證資金規模。通過亞投行和所在國政府出資,與私營部門合理分擔風險和回報,動員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以及私營部門等更多社會資本投入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亞投行將采用股份制銀行的治理模式,組織框架由理事會、董事會和銀行總部組成。其中,由所有成員國代表組成的理事會是其最高權力和決策機構;董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的總裁主持,負責對日常事務的管理決策;銀行總部下設銀行各主要職能部門,包括綜合業務部、風險管理部等,分別負責亞投行日常業務的開展。

為什么要成立亞投行?
亞洲經濟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擁有全球近一半人口。但因建設資金有限,一些國家鐵路、公路、橋梁、港口、機場和通訊建設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區域的經濟發展。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10年間,亞洲各國要想維持現有經濟增長水平,內部基礎設施投資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資8000億美元,僅印度未來幾年的基建就需要1萬億美元。8萬億美元中,68%用于新增基礎設施的投資,32%是維護或維修現有基礎設施所需資金。
在世界銀行工作20年、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駐中國經濟金融特使、智庫布魯金斯外交政策和全球經濟發展項目高級研究員大衛·道勒分析,現有的多邊機構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額的資金,亞洲開發銀行的總資金約為1600億美元,世界銀行也僅有2230億美元。這兩家銀行目前每年能夠提供給亞洲國家的資金大概只有區區200億美元。
就算亞投行明年開始運作,先期也只能提供500億美元資金,而每年亞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約有600多億美元,所以,亞投行的建立相當于給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新增了一道防火墻。
為什么亞投行最近火了?
很多人都會把英國的加盟看作此次事件的引爆點。
的確,考慮到英國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以及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歷史地位,它的加入,一下子將一個原本區域性較強的組織,拉入了主流世界的睽睽眾目。也給這個原本由一群第三世界國家自娛自樂的“游戲”,增添了副本與籌碼,極大地豐富了亞投行的可能性。不過,后來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和瑞士等國均已同意加盟,這也使得亞投行擴圍至46個成員國。
目前,銀行的投票權如何分配將成為最核心的問題。而本次英國申請加入亞投行而引發的區域外國家加入亞投行浪潮,或將引發針對投票權分配規則的新一輪討論。游戲規則的不明朗正是美國呈觀望態勢的原因。按照目前規則,亞投行給域外國家的權力只有25%,如果真是這樣,美國哪怕加入了亞投行,話語權和中國相比差一大截,固然不甘心。
亞投行是按照“先域內、后域外”的原則和步驟進行籌建磋商的。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亞洲域內國家)簽署亞投行備忘錄,接下來將參與亞投行章程(法律協定)的談判。其他國家如果認同備忘錄內容并經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同意后,也可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并參與亞投行章程的談判。也就是說,后面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首先要認同亞洲域內成員國簽署的備忘錄。
亞投行與亞開行,有啥區別?
亞投行建立的第一大爭議在于:亞洲已經有了亞洲發展銀行(ADB),為什么中國要給亞洲建立一個“新世界銀行”?
由于定位和業務重點不同,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而非競爭關系。亞投行側重于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而現有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則強調以減貧為主要宗旨。亞投行成立以后,將通過聯合融資等方式加強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合作。
實際上,亞投行與其他世界經濟組織是合作互補的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
【有獎小調查】參加用戶消費習慣調查,幫助百度改進產品體驗,還有機會獲得百度限量版紀念品。參與調查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