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獅吼功真的存在嗎?

    前段時間,某電視欄目中,一個叫呂飛龍的選手用“獅吼功”震碎了高腳玻璃杯。如此說來,獅吼功真的存在嗎?它的原理又是什么?

    看你用什么標準

    如果你認為,獅吼功必須是武俠小說中的那種--吼一嗓子就飛沙走石,眾人瞬間被吹飛,嚴重者內傷到吐血。那么,這樣的獅吼功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若你放低要求,覺得喊一嗓子,玻璃杯就碎了也算獅吼功,那這樣的獅吼功,現實中是存在的。

    能用聲音把玻璃杯震碎的,呂飛龍不是第一人,國外也有人演示過。

    一些人,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加上自身的一些天賦,這樣的獅吼功是可以練就的。

    吼一嗓子,玻璃杯就碎了,絕大多人都知道,這是因為共振的原理。從小到大,“共振”我們聽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

    為什么登雪山時禁止高聲呼叫?因為共振會帶來雪崩。

    為什么士兵過橋時要便步走,而不能齊步走?因為共振會帶來橋的垮塌。

    …………

    我們都知道共振是不少災難事故的罪魁禍首,但共振的本質又是什么呢?

    共振的本質

    共振威力無窮。活了86歲且終身未娶的,會8種語言,并與愛迪生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尼古拉·特斯拉,在他的傳記中,特斯拉曾有一次滿不在乎地告訴記者,他可以跑到帝國大廈,在很短時間內將它化為一堆碎磚爛瓦。而所用的機械只是一個微小的振蕩器而已。

    特斯拉使用振蕩器進行機械共振實驗,曾使周圍的一些建筑物產生了共振,最后他測出了房子的共振頻率,但是同時他也發現了這個實驗存在巨大的危險,否則也不會連警察也被引來了。

    現實世界中,小到分子原子,大到地球,每個東西都會振動。只不過,有的振動得慢,你看得見,比如蝴蝶扇動翅膀,每秒鐘扇動5次左右,我們可以說,蝴蝶扇動翅膀的固有頻率是5赫茲;而振動的稍快的,比如蜜蜂的翅膀,有的每秒扇動400次,那么這種蜜蜂扇動翅膀的固有頻率是400赫茲,你不能清晰地分辨蜜蜂的每一次振動,但你能聽到它,嗡嗡嗡的……

    秋千的來回搖擺也是振動。一個人在蕩秋千,你在旁邊推它,如果每次他擺到最高點時,你都推了他一把,那么秋千將會蕩得很高。這是因為,你用力推的頻率跟秋千的固有頻率吻合了,這就是共振。

    假如秋千還沒有蕩到最高點,你就開始推,那么你用力的方向跟秋千運動方向就可能相反,不但不能把秋千推高,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以上告訴我們,當外部能量的頻率跟某種系統的固有頻率一樣時,這個系統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能量的累積,這就是共振的本質。

    毫不疑問,聲音肯定是一種能量,蜜蜂快速扇動翅膀,導致空氣振動,振動的空氣像水波紋一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耳膜接收到能量,跟著振動,于是我們聽到了蜜蜂飛翔的聲音。呂飛龍能讓玻璃杯碎裂,也是這個道理。

    只要呂飛龍發出聲音的頻率跟玻璃杯的固有頻率一致時,玻璃杯就能達到最大振幅,最終碎裂。在這里,玻璃杯的振動就相當于“秋千”,而外部呂飛龍的聲音,就是推秋千的“那個人”。

    共振的危害

    共振現象就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只不過,絕大多數過于微小,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當你發動汽車,還在某個速度時,車子的某個部件振動得厲害,這是因為共振的結果,當你提高速度,共振就消失了。

    當大卡車從你家門口路過,你家的門窗咣咣地響,這也是共振帶來的。

    共振會產生很多危害,因此在大樓、橋梁等建筑中,共振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三張動畫圖中,有三個立著的架子,它們的結構完全一樣,只是高度不同而已,你可以把其想象成三棟高矮不同的樓。每個架子都有自己的固有頻率,越高,其固有頻率越低,當外部(圖中的是底部的臺子提供振動)的頻率與某個架子的固有頻率一致時,這個架子搖擺得最厲害,而其他兩個架子卻幾乎不動。

    上面三個動畫示意圖告訴我們,樓房都有自己特定的固有頻率,一般來說有這樣的規律,樓房越矮,其固有頻率越高,反之亦然。

    地震波也有自己的頻率,在某些地震中,如果地震波的頻率恰好與某些建筑物的固有頻率一致,這就會加劇這些建筑物的晃動程度,甚至坍塌,而臨近的建筑物卻安然無恙。

    塔柯姆大橋位于美國華盛頓州的塔柯姆海峽,1940年7月1日建成通車,在大橋垮塌前,人們早就觀察到這座橋的怪異之處,即使只是微風,這座橋也起伏的厲害,于是,它有了一個外號--舞動的格蒂。在大橋上行駛的車輛,會由于大橋上下起伏,導致小車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而坐在車里的人,簡直就像在坐過山車。當時,一個地方性的運動就是在有風的天氣到塔柯姆大橋行車或走路。一些人為塔柯姆大橋的怪異“行為”感到不安,但是很多人卻沒當回事。

    塔柯姆大橋舞動了4個月,終于謝幕。1940年11月7日,那天的風速,還不到設計風速限值的三分之一,但塔柯姆大橋還是四分五裂,舞完了它短暫的一生。

    塔柯姆大橋的垮塌讓人們一下子認識到共振的巨大危害,讓人們在后來的建筑中更多地考慮共振。然而,共振危害有時候很隱蔽,稍微疏忽就可能中招。

    1995年1月26日,我國“長征2號E”運載火箭發射美國研制的“亞太2號衛星”時,由于美方沒有告之衛星的共振頻率,而湊巧衛星的共振頻率與火箭整流罩的共振頻率相同,發射時,由于高空風速風向的劇烈變化,引起共振,造成星箭爆炸。

    最后,咱們再回到前文所提的用聲音震碎玻璃杯事例,并不是說,只要發出聲音的頻率跟玻璃杯的固有頻率一致,并持續一段時間時,就能保證震碎玻璃杯。不是這樣的,要練就“獅吼功”,除了要練就一定頻率的聲音外,還要練就一副大嗓門。我們平時說話的聲音在50分貝左右,而要想把玻璃杯震碎,你發出的聲音得在100分貝以上時才可能實現。

    道理很簡單,就算你早已知道一座大橋的固有頻率是1Hz,然后你像推秋千的人一樣,1秒鐘推大橋1次,那么,你覺得你能用共振把大橋拖下水嗎?

    有獎小調查】參加用戶消費習慣調查,幫助百度改進產品體驗,還有機會獲得百度限量版紀念品。參與調查

    • 發表于 2015-04-11 00:00
    • 閱讀 ( 137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