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語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離不開“打”字,曾經經歷過父母打罵的家長,沿襲了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也會采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些家長也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么就理所應當。這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必要手段。
孩子小的時候身體和心靈都處于一種很脆弱的狀態,而打罵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創傷除了肉體上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緊張,恐懼,以至于長大以后都會有神經緊張和心理障礙。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在不打孩子的基礎上如果孩子能深刻認識到錯誤,那有為什么非要動用雞毛撣子呢?
在美國,打罵孩子屬于違法!你沒看錯,如果你一怒之下對熊孩子一頓暴打,恭喜你!你將失去對孩子的監護權,孩子將會被送到福利院收養,而你則會被送進監獄。
那么美國是怎么懲罰熊孩子的呢?
“Time Out”和“Time Limit”這是美國懲戒熊孩子的兩種手段。翻譯過來就是獨處和限時。
很多美國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時,會讓讓孩子自己待在一個小屋子里,不聞不理,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惹媽媽真的生氣了。這時候大人在過去跟孩子講為什么錯了,并予以禮物或者親吻鼓勵來孩子。用剝奪孩子玩的權利這一種方式,對讓天真好玩的孩子是一種折磨,對孩子來說比打他更難接受了。
通常來講,美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很注重誠信,講話要說話算數。比如孩子在玩沙堆不愿意走,這時候我們說,在玩10分鐘,我們必須走。如果時間到了,無論孩子怎么哭鬧都會被帶走,漸漸的孩子會養成守時聽話的概念。當然大人一定要做好表率美國家長很注重這塊。答應孩子周末出去玩,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完成對孩子的承諾。這樣從小培養起來的孩子會比較守規則。
孩子小的時候于學習和成長階段,這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很多習慣的形成,性格的好壞伴隨孩子一生的大事都與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家長朋友一定要學會科學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以”打“論之。
樹立榜樣:就是上面說的你要求孩子的同時,孩子同樣也會這樣來要求你,你做不到,對不起,你沒資格說我。
環境熏陶:古時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現在的我們也一定注意不能再孩子面前吵架。
生活秩序:給孩子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時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養成一種好習慣。
表揚機制:在孩子取得成績時一定要予以肯定,從而激發他的進取心。
社會活動:公園,博物館,工廠,都是不錯選擇,讓孩子了解社會的一些動態。而不是死死的看三字經,學加減法。
指正錯誤:看到孩子有錯誤的時候,不要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
看了這么多對付熊孩子的辦法,相信你也不會就會一招“打”了吧。
何況,國家的反家暴法也開始實施了。。
關注 歷史那點小事 (crazylishi) 獲取更多精彩。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