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據說在黑暗中獨自度過48小時,會變白癡!?

    前段時間,網上各種鋪天蓋地的消息都是“小李子拿到小金人啦”,“小李子終于結束22年陪跑的魔咒”之類的消息,首先當然得恭喜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榮登最佳男主寶座,不過此刻我更想跟你談談讓布麗·拉爾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電影《房間》。

    〈  愛,讓我們走出禁閉的《房間》  〉

    作者 | 沐小沐

    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女孩喬伊(布里·拉爾森飾)被鄰居所騙,之后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里長達七年之久。在此期間她遭到強奸,并生下了兒子杰克(雅各布·特倫布萊飾)。

    在這不足十平方的地方,杰克無法看見外面的世界,只能從媽媽的描述中聽到一個“神奇”的世界。不過隨著一天天長大,杰克的好奇心使他不再滿足于這個世界,于是喬伊精心策劃、帶著杰克逃出了那個囚禁他們的房間。然而,逃出來后這對脫離社會太長時間的母子才發現,現實世界才是最讓他們害怕的。雖然他們獲得了身體的自由,但是喬伊發現自己與外界脫離了太久,不能夠再回到17歲的美好時光,就像“我知道屋外有藍天,但是那片藍天下并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為什么會喬伊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呢?

    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感覺剝奪現象”,即個體當個體處于與外界環境刺激處于高度隔絕的特殊狀態下,一段時間后個體會發生某些病理性的心理現象。


    關于感覺剝奪現象,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些經典實驗。其中一個實驗研究由英國一流的心理治療師Ian Robins教授主持,共6名志愿者自愿參加了這項研究,他們告別親友之后被送入一個廢棄的核掩體中,每個人都獨處一室,小小的房子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里面除了一張床和被褥之外什么也沒有,研究人員也盡量不讓他們接受任何感覺信息。這些志愿者感覺被剝奪,導致他們感到極度不自在,非常恐懼,大腦中不斷地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幻覺。

    經過48小時的煎熬之后,實驗結束了,研究人員再對這些志愿者進行測試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有的甚至連完成簡單任務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可以說,短短的兩天,一個思維正常的健康人,經過黑屋子的禁閉,就差點會變成一個“白癡”!

    感覺剝奪現象一般在特殊情況下也容易產生,比如像沙漠遠征的人、飄落孤島的海上遇難者往往會發生感覺剝奪現象。片中的喬伊和兒子獨自在小屋里生活了七年,在這幾年里喬伊無法與外界交流,生活平淡、周而復始,日常也只是與兒子交流。因此,當他們走出小房間以后,喬伊便產生了各種不適應,完全無法融入正常的生活,并導致自殺行為的發生!


    這里面與喬伊的表現有個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兒子杰克。杰克前五年的人生可以說完完全全是在小房間里度過的,在這里,媽媽喬伊給他創造了一個完美的世界。當有一天得知小房間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外面才是的時候,杰克變得否認和憤怒。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以為杰克走出房間后無法適應社會的現象比他媽媽更嚴重,但實際上杰克比他媽媽喬伊更能快速地適應世界,最后還是靠他拯救了自己的媽媽,共同獲得新生。這個可以用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進行解釋。艾克克森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共分為8個關鍵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每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之上。

    片中杰克要過五歲生日了,當杰克聽到媽媽說要逃出這個房間的時候,他詢問“在我六歲生日的時候再逃出,不可以么?”“不行!”這時候我要為媽媽的決定鼓掌。當兒童處于6-12歲期間,他們的主要任務不再是自我內心的探究,而是要進入社會之中,完成“勤奮對自卑”的發展任務,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才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后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感。

    可以想到,如果再晚一年或者兩年他們才逃出牢籠,相信杰克再也無法良好適應社會了,因為他會錯過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如果他沒能在6歲前接觸社會,他便無法接觸外面社會的刺激,而刺激又是一個人智力與情緒等心理因素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大腦的發育以及人的成長、成熟都建立在和外界環境廣泛接觸的基礎上,而封閉的環境會限制人的智力與個性的發展,各種心理功能都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那便也會出現“感覺剝奪現象”后遺癥。

    記得曾在《人民日報》上看到過一篇文章,上面描述在某個城市,一個8歲的小女孩迷路走失了,家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小女孩,為了防止小女孩,受到傷害,他們便辭掉工作,在家專心照看寶貝女兒,既不允許她外出,也不允許她和別人交流。結果,小女孩29歲了,還只有8歲小孩的心智,感覺器官鈍化,身心都產生了失用性萎縮,完全無法融入社會。

    還有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狼孩”,當這些孩子從狼堆里撿回來以后,他們已經具有狼的生活習性:像狼那樣嗥叫,像狼那樣吃東西,手指甲和腳趾甲就像狼爪,而且愛咬人。據《泰晤士報》2007年1月19日報道,一個骯臟不堪、赤身裸體的女子偷吃叢林中伐木工人的大米時被捉住,人們都叫她“狼孩”。一名男子見到她后竟然立即認出“狼孩”是他18年前丟的那個女兒,但是這個“狼孩”無法學會說話,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我相信,“愛”是《房間》這本書,甚至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一個核心。正是喬伊的母愛,促使她最終選擇了一個最好的決定,讓杰克可以在為時未晚之前盡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使他能夠擁有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格;也是杰克對媽媽喬伊的愛,讓喬伊最終愿意放下過去噩夢般的回憶,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


    文章首發:微信號“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沐小沐

    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公眾號ID及作者

    • 發表于 2016-03-15 00:00
    • 閱讀 ( 136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