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姚貝娜捐出的角膜,為什么可以救多個人?

    去年1月,著名歌手姚貝娜因罹患乳腺癌不幸去世,捐出了眼角膜,先后幫助深圳、成都、武漢的三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2016年1月,醫生將姚貝娜剩余的左眼環形邊緣眼角膜帶到貴陽,移植到遵義縣67歲老太太的雙眼,使老太重見光明。關于眼角膜,你了解多少呢?

    1. 一對眼角膜可以救多少人,根據什么確定被救人數?

    一般來說,角膜移植是“一對一”的,也就是說一名捐獻者的一對角膜,經眼庫檢測合格后,可使兩名單眼角膜盲的病人復明。但近年來,隨著角膜移植手術技術的提高,也因為中國角膜供體的稀缺性,我們中國的角膜移植醫生有能力、也必須有效的利用每一枚捐獻角膜的各個部分。手術醫生一般根據病人角膜病變的部位和性質進行供體“部位”的切取、移植。簡單的說,角膜移植好像給手表“換表蒙子”,但因為排斥幾率和組織愈合需要等原因,一般不是“全部的換掉”。如果中央大部分壞了/不透明了,就只換中央大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術);邊緣局灶壞了就只換周邊局部(角鞏膜板層移植術等);表層壞了就只換表層(前部板層角膜移植術);里面的深層壞了,就只換深層部分(角膜內皮移植術),這就是所謂 “成分性角膜移植”的概念。

    在國內眼庫的現實工作中,獲取了捐獻者的高質量角膜供體后,一般都被第一時間“一對一”的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或“角膜內皮移植術”(二者對角膜供體質量要求高),剩下的“余料”(環狀角鞏膜材料或片狀前部板層基質材料)都被眼庫很好的保存下來,用于其他部分患者的救治。這就出現了媒體爭相報道的“一枚角膜救治多名患者”事跡。國內角膜移植手術醫生很多時候是為了“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供體”,而不是“為了追求救治患者的數量”。因為如果選擇特殊的患者,1枚角膜用于10個患者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科學些的說法是“經過眼庫和臨床醫師篩選,一對合格的角膜供體可使至少兩名患者得到救治”。

    2. 眼角膜可以保存多久?

    現代化眼庫對獲取的角膜根據供體質量和自身設備條件,有以下幾種方法保存:

    (1) 濕房保存全眼球:一般48小時內用于“穿透/內皮移植術”等,一般在無條件的基層眼庫使用,或用此法進行供體眼球的短時間“轉運”。

    (2) 中期保存液的中期保存:被大多數眼庫廣泛使用,2周內用于“穿透/內皮移植術”等。

    (3) 器官培養法中長期保存:45天內用于“穿透/內皮移植術”等,歐洲部分國家供體材料相對充足,使用該方法保存,以便在較長的有效期內“尋找”病人。

    (4) 液氮深低溫長期保存:一年以上,復溫“活化”后也可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術”等,少部分眼庫使用。

    (5) 低溫甘油/凍干法長期保存:一年以上,對質量不能滿足“穿透/內皮移植術”、中期長期保存超限或“手術余料”可用該方法長期保存,用于“板層角膜移植術”或某些保眼球為目的的“急診手術”。

    眼庫對獲取的高質量新鮮角膜材料,一般采用“中期保存液的中期保存”方法,2周內完成手術,“余料”根據時間繼續“中期保存”,時間超限后轉可為“低溫甘油的長期保存”。

    3. 捐獻眼角膜有什么要求?

    可以這樣說:“任何人”都可以捐獻眼角膜。但捐獻的角膜做什么用途,是否可用于臨床,要靠眼庫檢測及眼庫技師/臨床醫生評估判斷。

    眼庫對用于臨床移植的角膜材料有嚴格的篩選標準。針對捐獻者的“絕對禁忌”包括: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等血液源性傳染病;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急性的全身和眼部感染性疾病等。年齡上,一般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術”的供體要求是2~70歲(年齡太小的角膜組織韌性差、過大的角膜內皮功能欠佳等原因),但也根據眼庫對材料的檢測結果確定。其它的捐獻者“相對禁忌”也很多,要由手術醫生根據受體病人和眼庫供體檢測結果綜合考慮是否應用。因為國內供體的相對稀缺,很多眼庫或手術醫生在相對禁忌材料的應用上都是適當放寬的。

    眼庫工作人員和技師在捐獻者登記及摘取捐獻眼組織之前,通過問詢、查看相關化驗報告及眼部檢查等對角膜可能的用途進行預判,并告知各種可能,也讓捐獻者或家屬決定是否捐獻。

    對那些不能用于臨床的角膜/眼球材料,眼庫用于教學或科研,對醫學的發展也有很大意義。比如現在被全球眼科基礎科研廣泛應用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系”就是源自美國一名意外去世的19歲男孩兒,他的貢獻是“世界性”的。


    4. 近視、遠視、弱視的人是否可以捐獻?

    近視、遠視、弱視的人,只要角膜本身沒有病變,不影響臨床應用,可以是角膜捐獻者。其他的包括白內障、青光眼及內眼手術后的人也可以身后捐獻角膜,救治角膜病患者。

    5. 為什么眼角膜手術是器官移植手術中最易成功的?

    角膜組織較為特殊,因為沒有血管、淋巴,是“相對免疫赦免”的,移植后排斥反應低。一般的角膜移植手術也不需要血液配型。角膜移植手術總體來講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

    6. 我國對眼角膜捐獻有哪些要求?

    目前我們國家尚無角膜捐獻的國家立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的捐獻意識逐年提升,各地非盈利性質的醫院、紅十字會等機構開始承擔起這部分社會責任,幫助或直接設立了正規的眼庫,為角膜捐獻者和廣大角膜病患者之間搭建橋梁,完成善良捐獻者的遺愿、幫助角膜盲患者復明。

    各地紅十字會或眼庫對角膜捐獻要求/流程不盡相同,但一般包括:捐獻者本人及直系親屬委托人簽署《角膜自愿捐獻同意術》,爭取所有密切關系的直系親屬一致同意;發放帶有眼庫或相關機構聯系方式的“角膜捐獻卡”;捐獻者去世后,委托人第一時間與眼庫或相關機構聯系;眼庫或相關機構工作人員現場進一步確認后摘取眼組織,送返眼庫,經檢測排除禁忌后分配給臨床使用;眼庫搜集角膜材料使用情況,告知紅十字會或捐獻者家屬相關情況。


    (作者:姚濤 沈陽何氏眼科醫院眼表角膜病專家組專家、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會員、眼組織庫主任,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6-02-03 00:00
    • 閱讀 ( 73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