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微信宣布,從3月1日起,取消微信轉賬手續費,轉而收取提現手續費。每個用戶只要提現1000元以上,就需支付0.1%的手續費。
(友情提醒:免費額度用完多提現1分,你要倒貼9分哦!)
此消息一出,立馬引來用戶吐槽說“微信窮瘋了”。微信近段時間啥都開始收費,朋友圈相片點贊收費,支付也收費。剛剛過完年咱好不容易搶了點紅包,微信這個挨千刀的居然還想分一杯羹!還有網友吐槽,微信零錢包沉淀巨額的資金,我們還沒向你收取利息,你們好意思來收費。
為什么微信要收費?那是因為騰訊要“圈錢耍流氓”
相比支付寶的轉賬和提現一直保持完全免費的策略,即使是在銀行業,用戶同行匯款或者取現也不需要支付任何手續費。微信支付對用戶提現進行收費,確實令人費解。
那么微信這次為什么要收費呢?因為騰訊又耍流氓了,它要把錢圈在自己的地方上不讓外流。有人說,微信支付雖然發展勢頭不錯,但消費場景少始終是其短板。用戶搶到紅包錢后習慣把錢提現到銀行卡或者支付寶里消費,而不是在微信里面消費。微信對提現收費,意在防止微信支付的資金外流將其留存在自身的體系內。如果用戶把微信里的錢全部都提現,那微信的移動電商、O2O用戶習慣和生態也就建不起來。(翻譯成人話就是,你們就別提現了,提現要收錢的,在我這里把錢花了吧,么么噠~)
微信將黑鍋扔給銀行,“弱勢群體”表示不背
對于微信公告里提及的,“提現收費并非微信支付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于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有銀行人士自嘲,銀行雖然是“弱勢群體”,但是也不是背鍋俠好么。
也有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撇開銀行到底會不會向微信收取手續費這個爭議不談,畢竟要是騰訊方撒這么一謊,也是挺有成本的(不太可能撒謊)。但實際上微信提現要收費可以看做是一次支付場景的打造,倒逼用戶把微信里面的“零錢”用掉。要么用于線上線下采用微信支付買單,要么最好轉移到騰訊年前大力推的財付通理財上面去。
另外,騰訊能出這么一損招,或者說險招,出發點顯然不是用戶體驗,當然很大程度上肯定也不是公告所說的是為了“用戶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很可能也是因為內部KPI或者內部需要做業績導致的,畢竟雖然通過紅包大戰從用戶數和活躍度方面拉近了和友商支付寶的距離,但是在支付場景以及衍生的盈利能力方面和支付寶的差距還有N條街,微信支付心里苦。
從“可退可進”以及輿論來說,此次微信支付的行動的受益者之一肯定是支付寶,沒想到,一開年微信支付就給友商支付寶送上了大大的“開工利是”。
網友吐槽
@cocolengcocoleng:比銀行惡劣!1000元是總額度還不是每月,居然還美言說贈送的!
@Sunyugg:當人們痛罵完銀行收取各種服務費后,騰訊接茬開收了。只要是依賴于被壟斷了的平臺,就會有這一天,無論是行政制造的壟斷,還是競爭后出現的壟斷。
@非著名man:確實,只要有壟斷,就會有收費。
@枯木花開violin:看完新聞的我趕緊去提現了。
@冼海濱:馬化騰今天發完開年紅包然后就窮了嗎?
@我叫蠢得死:除夕夜被馬云氣得卸了支付寶的小伙伴們,又被馬化騰氣的重新下載了支付寶。
@喜樂_就叫我過兒吧:還真不拿支付寶當回事啊
@Sunyugg:當人們痛罵完銀行收取各種服務費后,騰訊接茬開收了。只要是依賴于被壟斷了的平臺就會有這一天,無論是行政制造的壟斷還是競爭后出現的壟斷。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微信想借機構建支付生態圈
收費公告一出,網友罵的鋪天蓋地,又免費給支付寶宣傳了一把,微信是不是連自己名聲都不要了?是不是傻?
當然不是!這個很明顯的答案就是:收費不是目的,而是借機構建支付生態圈。
有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微信提現收取手續費的真實目的是想借機構建微信支付生態。一位微信內部人士也表示,微信有很多應用場景可以消費。
另一業內人士表示,微信支付轉賬收費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其自身支付生態的健康度考慮,之前很多商戶為了節省手續費,進行結算時通過轉賬來完成,這次提現收費可能一方面也是為了構建支付生態的健康度,對以上的現象進行約束。從監管上來講,監管思路要求第三方支付的虛擬賬戶上不要有過多的資金沉淀,因為這樣的資金不便于監管。
其實,微信支付因微信紅包一炮打響的同時,也在『錢包』中設立了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理財通、生活繳費等多種應用場景,但是其用戶黏性一直較弱,更多的用戶仍習慣到銀行或支付寶完成類似應用場景的消費。
然而支付寶、百度錢包都未表示跟進,這立即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并稱若微信收取提現手續費將轉向支付寶等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有觀點認為,微信此舉是把用戶推向了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一位第三方支付的資深分析人士稱,微信支付此次收費的是為了支付生態圈做鋪墊,估計下一步會在零錢包里面擴充類似支付寶一樣的商戶進去,走微信自己的通道。
也有人認為,微信此舉是讓大家把微信支付零錢作為一個閉環來使用,現在就是想圈小額支付的場景。
不過,也有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微信支付提現收費的舉措是打的另一首好算盤。微信深諳用戶并不是害怕未知,而是害怕失去已知的心理,這一步如果走的好有如下好處:
1.用戶的微信支付場景和消費場景得以潛移默化的培養。不想支付手續費的人只好在微信支付上用掉,又賺了0.1%,用戶心里想。
2.沉默資金得以沉淀。不想體現的人那就讓金額沉淀下來,一方面可以促使用戶購買理財,另一方面沉淀資金帶給微信的利息也很高。
3.綁卡量劇增。可以預見的是三月一號前微信的綁卡量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而這正是張小龍所樂見的,這一舉措對綁卡的提升可能還大于春節紅包。
想了解更多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精彩資訊?歡迎關注“共時財經”微信公眾號(gongshidai-com),或下載“共時財經”移動客戶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