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民日報發微博稱,很多奶茶店熱飲的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符號,中間寫著數字6。專家表示,最常用的6號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遇熱可能會“放毒”,喝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這里的 “6”代表聚苯乙烯,而目前并尚未明確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結論。至于杯蓋受熱后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一杯熱飲釋放的量比喝一瓶啤酒攝入的苯乙烯還低呢。
對于很多白領來說,買一杯熱咖啡、奶茶,既方便,又時尚。不過,最近,有媒體報道稱這些熱飲料杯蓋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受熱后會釋出苯乙烯單體,稱苯乙烯單體可能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增加癌癥的風險。還能買熱飲喝嗎?
什么是苯乙烯單體、聚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成型品?
苯乙烯(styrene)單體是芳烴的一種,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樹脂(樹脂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統稱),它是由苯乙烯單體經自由基縮聚反應合成的聚合物,是我們常用的一種塑料。通常所用的聚苯乙烯成型品則是以聚苯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經相應生產工藝加工制成。目前,聚苯乙烯被人們廣泛用于食品包裝中,例如:杯蓋、塑料水杯等。聚苯乙烯的優點是輕質、高強度、成本低。在塑料包裝制品中,都會有帶有數字的標記表示不同的塑料,其中,數字標志代碼 “6”代表的是聚苯乙烯。如果你看到杯蓋上有一個數字“6”的標記,說明這個杯蓋就是聚苯乙烯材料制作成的。
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的使用情況如何?
聚苯乙烯及苯乙烯在食品包裝中應用十分廣泛,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和我國(大陸、臺灣)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允許使用聚苯乙烯作為食品包裝材料,也有相應的管理措施。苯乙烯單體不僅可以用來加工聚苯乙烯,還可用于加工其它塑料、橡膠,例如美國FDA就允許苯乙烯單體參與合成多達28種食品接觸材料。
目前,我國國家標準對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中的苯乙烯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對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中苯乙烯的最大殘留量有明確規定,即不超過0.5%。美國FDA對其有規定:21CFR 177.1640 聚苯乙烯及橡膠改性的苯乙烯聚合物中規定苯乙烯單體的殘留量不超過1%,但如果接觸脂肪類食品時,苯乙烯單體的殘留量不超過0.5%;日本對食品包裝材料中苯乙烯單體遷移的限值也沒有限量規定;歐盟對聚合物中的苯乙烯單體沒有限量規定,僅通過總遷移量60mg/kg對所有不易揮發的殘留物進行限定。
聚苯乙烯包裝材料會釋放苯乙烯單體嗎?
媒體報道中提到,聚苯乙烯制作的杯蓋受熱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在聚苯乙烯生產過程中的確可能會有少量苯乙烯單體未能完全聚合而殘留在成品內,另外,聚苯乙烯產品的穩定性不是很好,在其使用過程中,可能在高溫等條件下分解聚產生少量苯乙烯單體。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推薦,聚苯乙烯制品的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100℃。
苯乙烯單體的安全性如何?
苯乙烯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工業原料。由于現代工業的發展,它在空氣中也存在,典型值在1ppb的量級(1ppb等于十億分之一)。事實上,人體暴露苯乙烯單體的最大來源是空氣,減少其危害,治理空氣污染是關鍵。
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與辣椒等。在葡萄酒和奶酪的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量的苯乙烯。研究顯示,草莓中含量0.37-3.1ppb,一瓶啤酒中苯乙烯的含量可達10-200ppb。另外,抽煙也會有苯乙烯,抽一根煙通常有20-48微克苯乙烯。
苯乙烯是否致癌呢?在說到苯乙烯單體的致癌性時,很多人都會引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對苯乙烯的癌癥等級評價,稱苯乙烯是2B類致癌物。事實又是怎么樣的呢?IRAC對致癌物的分五類,其中,1類是明確的人類致癌物;2A類是很可能導致人類癌癥;2B類是可能導致人類癌癥;3類是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癥;4類是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癥。其中,苯乙烯單體被列入2B類,也就說可能對人致癌,但研究證據不充分。我們熟悉的咖啡酸、咖啡和汽油也屬于2B類,而酒精飲料則屬于1類(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但是依然不妨礙人們對咖啡和酒精的喜愛,并不用太擔心苯乙烯會致癌。
目前發現的苯乙烯致癌案例主要在大劑量飼養苯乙烯的老鼠身上。但這個“大劑量”往往達到每千克體重幾十毫克,人們一般不可能到達這個攝入水平。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方面,比如神經、呼吸系統損傷,也需要很大的劑量。因此,目前的實驗和統計數據并不能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結論。
熱飲杯蓋有害健康?
說到危害,大家一定要明確劑量決定毒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杯蓋是否會有危害健康,還是要看苯乙烯單體的量究竟有多少。
苯乙烯單體的遷移量主要取決于接觸的溫度和食物中油脂含量的高低以及接觸的時間。咖啡、奶茶等熱飲,從裝入熱飲杯到消費完時間一般很短,另外熱飲杯蓋和熱飲的接觸也是偶爾的。
在對包裝熱飲所用的聚苯乙烯包材的苯乙烯遷移的研究中發現,苯乙烯單體的遷移量一般不會超過其含量的0.025%。以此研究結果為參考,且假設聚苯乙烯樹脂中的苯乙烯單體含量是我國允許的上限0.5%,一個熱飲杯蓋(一般重量約2-3g)中的苯乙烯單體的遷移量大約是3.75μg。而JEFCA制定的苯乙烯的暫定每日最大容許攝入量是0.04 mg/Kg體重。對于體重為60Kg的人來說,每日最大容許攝入量是2400微克。要達到這個危害量,相當于每天要用約107個這種熱飲杯子,一般情況下很難達到。
另外,一個杯蓋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單體的量還低于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煙的苯乙烯量。與其擔心熱飲杯蓋,還不如擔心煙酒的危害,煙酒的致癌危害是證據非常充分的。
目前,美國FDA認為從聚苯乙烯包裝材料中釋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達到JECFA評估的這個有害劑量,所以允許用它來盛裝食品。而加拿大健康署在經過評估后認為人們所接觸的苯乙烯單體的量對人尚不能造成危害。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和研究證據,聚苯乙烯食品包裝材料只要使用得當,就不會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給消費者的建議
消費者在使用時,也要注意:
(1)在買到塑料包裝材料時,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并遵守說明來使用。
(2)除非包裝上有說明可以放在微波爐里加入,否則就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3)如果發現有破損或者變形,最好不要使用。
參考資料:
[1] GB969-1988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
[2] GB 9692-1988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
[3] FDA 21CFR 177.1640
[4]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風險評估報告第36號報告
[5] 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106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ummary of Evaluations Performed by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Styrene. 2001.
[7] Joshua T. Cohena, et al.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STYRENE.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 Critical Reviews,Volume 5, Issue 1-2, 2002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