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裝修污染,并聽說過裝修污染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網上也有海量的資訊與裝修污染有關,有一些資料甚至說裝修污染會引發癌癥甚至死亡。今天給大家介紹大家聽到最多最為所熟悉的甲醛污染。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裝修污染,并聽說過裝修污染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網上也有海量的資訊與裝修污染有關,有一些資料甚至說裝修污染會引發癌癥甚至死亡。
確確實實,裝修產生的污染物眾多,包括時常可以聽到的苯、氨與不怎么常聽說的癸烷、環已酮等。但聽到最多最為大眾所熟悉的應該是甲醛。甲醛幾乎已成為裝修污染的代名詞,甚至成為央視春晚小品的包袱段子。坊間流傳著很多種除甲醛的“秘方”與“竅門”,市場上也有大量的除甲醛的設備銷售。那么,甲醛到底存在于裝修的哪個環節中,又有何危害呢?
一般家庭裝修使用最多的就是人造板材。無論是天花板還是地板、大衣櫥還是小鞋柜,幾乎都是由各種板材制作而成。進行過家庭裝修的人應該都聽過各種板材的名稱,如細木工板、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等等。這些板材名稱不同用途迥異,外觀也差別巨大。但相同的是,這些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都會使用酚醛樹脂和脲醛樹脂等工業原料。這些工業原料都含有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透明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這也是市場上銷售的各種除甲醛設備的主要原理),也易溶于醇與醚。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工業原料。它還有一種直接應用,大家也很熟悉,名叫福爾馬林。福爾馬林就是濃度為35%-40%的甲醛水溶液。
關于甲醛致病的研究已有著較長的歷史。在2005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把甲醛確定為一級致癌物,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甲醛可引起鼻咽癌。同時,IARC認為雖然有明顯的證據表明甲醛與白血病相關,但甲醛誘導白血病的機制還不清楚,確定性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研究多是基于職業暴露者,而非暴露在裝修甲醛污染之中的人群。這兩者之間差別巨大,前者暴露在甲醛中的機會與濃度都遠超后者。對非職業性人員的甲醛致病研究不多。
有一些基礎研究也值得關注。有研究發現在甲醛濃度為1.34mg/m3時小鼠在水迷宮游泳的錯誤次數增加;在濃度6.70mg/m3時,小鼠在水迷宮中的滯留期也會延長。這顯示甲醛有神經毒性效應。在4mg/m3的濃度下對小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也有顯著影響。另一項研究則表明如果連續吸入15天濃度為4 mg/m3的甲醛,會對大鼠的外周淋巴細胞DNA產生一定的損傷。而且隨著甲醛濃度的升高,損傷會進一步加劇,超過12 mg/m3濃度的連續暴露會讓大鼠的DNA-蛋白質交聯。這說明甲醛有遺傳毒性與致癌性。
不過,普通人沒必要害怕自己會因此罹患癌癥。普通非職業接觸甲醛的人群平時生活的空間內甲醛濃度一般都會遠低于上述實驗值。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裝修污染的日益重視,裝修材料的環保標準也在日漸提高。相關標準也相繼出臺。我國的18580到18588號國家標準都是關于室內用于裝飾裝修材料的甲醛釋放限量,涵蓋了人造板、溶劑型木器涂料、內墻涂料、木家具、地板、地毯等材料。我國的《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中規定居室空氣中甲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1 mg/m3。標準限定濃度只有上述對小鼠神經毒性實驗最低濃度的7.5%(1.34mg/m3)。這些措施使得普通人群暴露在高致病風險濃度的機率進一步降低。
裝修過程中釋放的甲醛濃度與裝修選材及裝修后的時間相關。僅就裝修使用量最大的各類板材而言,不同板材甲醛釋放量由大到小分別是:密度板、大芯板、指接板、刨花板、實木復合板與實木板。
有一項針對青島81戶新裝修住宅的調查研究表明,裝修6個月后仍有過半的甲醛濃度超過國家標準。這81戶的甲醛平均濃度為0.12 mg/m3,超過國標20%。其中最低值是0.03 mg/m3,最高值是0.31 mg/m3。最低與最高區間的數量都比較少。最多的是0.08 mg/m3-0.12 mg/m3之間的,有22戶之多。這個調查說明裝修質量雖然不容樂觀,但也不需要恐慌。因為裝修半年之后,甲醛的釋放濃度會持續降低,到裝修一年之后,基本所有裝修過的室內甲醛濃度都可以降低到國標限值以下。但若要等甲醛完全釋放干凈,最快也要3年,而最長則是15年之后的事情了。
由此看來,裝修后半年入住是比較恰當的選擇。此時入住,如果再輔助以合理的排甲醛措施,室內甲醛濃度應該會低于國家標準。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的排除甲醛呢?
簡單且有效方法的是通風。打開甲醛濃度為0.16 mg/m3的房間的窗戶,5分鐘后濃度降低至0.05 mg/m3;10分鐘后濃度進一步降低到0.02 mg/m3。由此可見即便是濃度遠高于國標的房間內,通風的方法也可以快速地使空氣甲醛濃度降低到國標以下。
網絡上也流傳著各種除甲醛的方法。比如洋蔥、白醋、木炭以及各種花卉等。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方法有效,都是無稽之談。
網上關于甲醛的不實之言還有很多,其中有些專業人士也參與了傳播。比如不少媒體援引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楊旭教授的話,說高濃度的甲醛污染(≥1.0 mg/m3)才可以引起細胞突變和癌癥(包括白血病)發生。這個結論與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的公告不符。公告并未確證甲醛與白血病的因果關系,更沒有確證甲醛濃度與癌癥的關系。而且,“高濃度的甲醛”一般是指12 mg/m3以上,而不是大于1.0 mg/m3。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也曾把一位因患白血病死亡的案例與裝修甲醛超標聯系起來,并對此進行了曝光。福建還有一例因為4歲小女孩入住甲醛超標房一年后得急性白血病死亡而索賠裝修公司的案例,法院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要求裝修公司賠付死者家屬17萬元。
尤其駭人聽聞的是,搜狐家居、搜狐財經與搜狐健康都曾以《全國每年210萬兒童死于裝修》或者類似的標題發布過文章。聲稱每年有210萬兒童死亡裝修污染。這篇文章的數據簡直胡扯到無以復加,實際上中國每年因各種原因死亡的5歲以下的兒童大約有25萬,遠低于210萬。該文還聲稱甲醛可以引發皮膚、消化道與口腔癌癥,甚至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也與甲醛有關。把裝修說的等于自殺似的。
總結來說,不能輕視裝修造成的污染;尤其是號稱裝修頭號污染的甲醛更應該得到重視。在裝修的設計、采購與施工環節都應該注意采取措施盡量降低污染。但是,也不要輕信網上謠言,害怕裝修,不愿入住裝修過的房間。更不應該因此造成精神緊張。即便檢測指標稍超過限值,采取合理的補救措施,也可以明顯的減少甲醛污染,把因暴露造成的潛在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一句話:對甲醛,要從戰術上重視之,從戰略上輕視之,讓它只為裝修加光彩,不為身體添麻煩。
(作者:老喬look1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