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大師們的高考:沒你想的那么任性

    清華大學1923級畢業生

    從羅家倫到錢鐘書

    有關民國時期的“高考”,被傳誦最多的大概是與錢鐘書有關的故事。

    1929年,清華大學外語系招生時爆出一條新聞,一位數學只考了15分、本應被退回的考生卻被破格錄取,這個人就是錢鐘書。為了突出戲劇性,在另外的版本中,錢先生的數學成績被說成是0分。

    他自己后來回憶,“我數學考得不及格,但國文及英文還可以,為此事,當時校長羅家倫還特地召我至校長室談話,蒙他特準而入學。我并向羅家倫彎腰鞠躬申謝。”

    錢鐘書并沒有說自己數學考了多少分,但他英文、國文是特優,確實是事實,而英文還是滿分。主管老師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報告了校長羅家倫。羅校長親閱試卷后立即定奪:此為奇才,破格錄取。

    拍板錄取錢鐘書的時候,羅家倫一定想到了自己當年考北大的經歷。

    羅家倫

    1917年,北京大學在上海組織了一場自主錄取考試。當時,剛剛從美國回來的胡適也參與了閱卷工作,他負責國文閱卷。他看到一位叫羅家倫的考生,作文寫得非常棒,便給了滿分。可后來得知,羅家倫雖然國文很厲害,可數學卻考了零分,而且其余各科成績也并不出眾。

    怎么辦呢?胡適在招生會議上,力主“破格錄取”這位偏科嚴重的考生。幸運的是,主持招生會議的校長蔡元培也支持胡適的建議,最后,力排眾議將數學考了零分的羅家倫招進北大。

    事實證明,蔡元培和胡適的決定是正確的。羅家倫不但成為“五四運動”的得力干將,1928年,還以北伐少將的身份,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改組后的國立清華大學首位校長。

    錢鐘書并不是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特例,1931年,吳晗考清華,數學是不折不扣的零分,但也被錄取了。

    這樣的“故事”或許會讓人認為,破格錄取是很隨便的事,其實并非如此。民國時期,由于其政局不穩,無法保持大學的連續性,而那時的大學,也多處在“青春期”,錄取工作也難免隨意。

    1930年,臧克家在青島國立大學的入學考試中,數學考了零分,作文也僅僅是三句詩歌——“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就憑這三句詩歌,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將臧克家“破格錄取”,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便多了一位叱咤風云的詩人。系主任這么“任性”,這在現在是難以想象的,或許可以作為當初招生制度不規范的一個明證。

    張充和:“數學零分入北大”

    隨著當時大學教育的日益成熟,在招生方便就日益注重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事實上,在30年代初北京大學就已經做出規定,單科考零分的,禁止錄取。周有光、沈從文的小姨子張充和被北大“破格錄取”,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流傳的故事是這樣的:1933年,沈從文與三姐兆和在北京結婚,張充和去參加婚禮,隨后就一直居京。家里人勸她考大學,她也想不妨一試,于是就到北大旁聽。

    當時北大入學考試要考國文、史地、數學和英文,充和見到數學就頭大,她在16歲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幾何、代數。她干脆放棄,把復習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第二年臨考的那天,家人為她備好圓規、三角尺等作圖工具。她說“沒用”,因為她連題目都看不懂。數學當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國文考了滿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寫得文采飛揚,受到閱卷老師的激賞。

    試務委員會資深評委胡適希望錄取這名優異生。然錄取規則明文規定,凡有一科為零分者不予錄取。試務委員會向閱數學卷老師施壓,希望“網開一面”給幾分。那閱卷先生軟硬不吃,復判后,仍給零分。試務委員會愛才心切,不得已“破格錄取”了她。

    這個故事,從敘述角度看,應該來自張充和的家人,也有可能是后來某個知情人的追憶。

    1934年9月24日的《大學新聞周報》對此事有過報道,標題是《北大新生中的女杰》。

    從這篇報道看,確實是胡適確實很賞識張充和,不過張充和的數學是不是零分,國文是不是滿分,這篇報道都沒說到。而且這篇短消息里提到的不是破格錄取,而是“僅以試讀生入學”,意思是備取,沒有正式學籍。

    長期以來,人們放大了各種“零分考入北大清華”的故事。出于美好想象,人們夸大了錢鐘書這樣的天才路徑。

    楊振寧:16歲少年震動西南聯大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那一年楊振寧還不到15歲,剛念完崇德中學的高一。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帶著全家大小,乘坐火車經過天津到了南京,改換乘輪船到蕪湖,再坐公共汽車回到合肥老家。

    楊武之在清華大學教書,北京和天津淪陷了以后,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在天津的南開大學便南遷到湖南長沙,聯合成立為臨時大學,由三個學校的校長梅貽琦、蔣夢麟和張伯苓共同主持校務。楊武之在合肥安頓好家小之后,就兼程趕往長沙的臨時大學去了。

    1947年4月27日,原西南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兼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左三)與北京大學校長胡適(左二)、原西南聯大訓導長兼昆明師范學院院長查良釗(左一)、南開大學秘書長黃鈺生合影。

    1937年9月,楊振寧進入合肥大書院的瀘州中學繼續高二的學業。1937年12月,楊武之由湖南長沙趕回三河鎮附近的桃溪鎮,這個時候臨時大學已經決定遷往昆明,于是楊武之楊武之帶著一家大小輾轉 5000公里的行程到達昆明。

    1938年,楊家七口在昆明城內西北角文化巷11號租賃的房子住下之后,楊振寧進了昆華中學念高二。那個時候輾轉流離而來的中學生非常之多,教育部門在那年夏天公布一項措施,所有學生不需要文憑,可以憑同等學力報考大學,楊振寧在父親的鼓勵下,讀了半年高二,就參加了統一招生考試。

    他借了一本物理書在家里學習。他一直不明白為何圓在旋轉之時,“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徑”,整整想了兩天,最終搞懂了向量的重要性。最終,在兩萬多的考生中,他以第二名考進西南聯大。

    16歲的楊振寧心懷探索大千世界莫測變幻奧秘的愿望,報考了聯大化學系。物理系教授吳有訓翻閱楊振寧的入學試卷時,發現楊振寧更適合學物理,便向楊振寧講述了物理學對促進人類科技發展的重大作用,引導他入學后轉到了物理學系。

    物理學系由饒毓泰等名師執教,給楊振寧上普通物理課的是趙忠堯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周培源教授、上熱學課的是葉企孫教授……楊振寧跟隨這些大師,很快步入了物理學的殿堂。

    西南聯大的招考,體現了自由和嚴謹的統一。自由是因為時代原因,不得不放開報考資格,開“同等學力”報考之先河,而嚴謹則體現在它嚴格按照分數高低進行錄取。

    1939年,西南聯大的圖書館。

    在錄取后,學生的轉系和換專業又非常自由,最終能做到因材施教,因興趣施教。最終,西南聯大短短數年,卻培養了非常多的人才。

    何炳棣:“復讀”一年入清華

    在西南聯大之前,和北大一樣,清華大學在招考方面也制度化和嚴格化了。史學泰斗何炳棣當年比楊振寧大5歲,他1932年冬被南開中學開除,但“跳了一班提前混了個中學文憑”,于1933年夏考入山東大學,一年后他通過考試,轉學到清華大學。

    他后來回憶,在他被南開中學開除的兩年內,他的同學和朋友,幾乎一致的意見是:大代數只做美國Fine所著教材中的習題是不夠的,還要作英國Hall和Knight合著的課本中的習題才夠用,因為后者要比前者繁難不少,這種印象和何兆武先生的回憶是一致的。

    當時的學生,研究過各高校數學考試難易程度,發現交大和武大的數學,都比清華的要繁難,但是這種繁難中也透露出一種笨拙,相比之下,清華的數學題,要輕巧,似乎更能考出學生的靈性。

    何炳棣在山東大學的一年,其實類似于今天的復讀,他最大的收獲是英語成績的提高。這一年他有機會學習地道的英語口語,改進英文寫作。

    教他英語的是美國的泰勒女士,作為美國人,泰勒警告學生不要學美式英語,而要練英式發音,所謂“皇家英文”。她帶領全班學生讀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后,讓學生用英文寫出一篇這樣的中國故事來。這樣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可謂立竿見影。

    經過在山東大學一年格外的努力,何炳棣于1934年夏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那是他童年的第一志愿。這一年,清華大學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共有報考者4000余人,正取317人,何炳棣名列第二十一,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清華一向不公布入學考試分數,何炳棣入學后,卻發現了自己的物理和數學分數,因為這與理工方面的選課有關,何炳棣的物理考了77分,數學則只有55分。因為其志愿是主修化學,一年級必須選高數,這成為讓他頭疼的事情——然而最終,何炳棣成為了蜚聲中外的歷史學家。

    如今回頭看民國時期的高考,與考試的方式相較而言,更有值得借鑒之處的,是當時大學的培養方式。招生過程的嚴格和培養過程的靈活相結合,既保證了相對公平,又盡可能地做到了因材施教。


    (作者:黃小凡)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 發表于 2016-06-06 00:00
    • 閱讀 ( 105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