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夢里的時間比現實快還是慢?

    當鬧鐘響起的時候,我通常會立刻按下暫停開關,縮回我那溫暖而安全的被窩里繼續打盹,這時往往伴隨著一個看似簡短的夢。也許是一個單獨的對話或一個短距離的散步,但當我醒來的時候,半個時辰已消逝。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種現象常見嗎?

    如今,通過研究那些可以控制自己沉睡大腦的 “做清醒夢的人”,研究者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這些人的經歷透露了一些奇異效果,例如有沒有可能睡眠狀態中撓自己癢癢。

    人們通過清醒夢對沉睡的大腦進行的觀察已經超過了100年。早期夢境的研究者之一,19世紀的法國侯爵the Marquis d’Hervey de Saint-Denys自13歲時發現擁有操控自己夢境的能力后,直至未來數十年的時間里都在反復測試沉睡中大腦的極限邊界。

    奇妙的旅程

    他不僅嘗試了出軌,還嘗試站在高樓的頂端往下跳來測試是否可以夢到自己的死亡。但也有一成不變的時候,為了避免恐怖的結局,他不能改變夢境的場景。除此之外我們還注意到,在夢境中,他的視野里總是充斥著各種地點和人們,由此可以推斷出一個比當年唯心論者的理論更加合理的解釋:夢是由我們的記憶拼湊而成的。

    這個領域的另一個先驅是EM Forster的侄女,20世紀20年代清醒夢指南的作者Mary Arnold-Forster ,她利用了自己對夢的覺察避免了無數場關于一戰的噩夢。


    然而,Arnold-Forster和Saint-Denys的大部分努力都被忽視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清醒夢研究者們決定尋找一些更加“嚴肅”的研究方向。但近年來,神經科學家卻仍舊著手于一些同樣古怪的實驗。

    例如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來自德國Johannes Gutenberg地區 Mainz大學的Jennifer Windt就決定嘗試在夢境中撓自己癢癢。聽上去這實在是異想天開,但事實上卻有助于測試夢境中自我意識的水準。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我們清醒的認知,大腦抑制了我們咯咯大笑不止的感覺,以至于給自己撓癢很難達到給他人撓癢時的效果。在清醒夢中也是如此,由于受試者們對自己身體的動作和感覺高度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小了撓癢的影響,他們很難發笑。

    有趣的是,Windt還要求受試者讓夢中的其他人物撓他們癢癢。“好幾次,夢里的人物都拒絕了。”Windt說,“他們表現得好像有自己的意識一樣。”當其他角色接受這一提案并行動的時候,往往卻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大腦還具有操控夢境中其他角色的能力。

    夢游

    研究關于睡夢中時間的流逝一直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直到瑞士Bern大學的Daniel Erlacher開展了一個巧妙的實驗。

    實驗開始于調查大腦想象的不同行動方式。當我們做夢的時候,我們是否同時激活了一場比賽中的不同場景?他早期的實驗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些場景似乎使得這場戰役變得曠日持久。

    因此,他邀請了一些有經驗的清醒夢受試者來到他的睡眠實驗室完成各種任務,在他們的夢境里,一旦他們開始清醒,他們需要步行10步,數到30或描述一個常規的體操步驟。

    為了記錄這些行動持續的時間,他使用了一個奇特的方式:用眼球的活動來代替靜止的身體。通過這種方式,受試者可以轉動他們左右眼的眼球來釋放行動開始和結束的信號。在這個過程中,Erlacher會測量他們大腦的活動和肌肉的運動,以確保他們不是假裝睡著了。

    正如他所預計的那樣,受試者會花費高于現實生活中50%的時間來完成這些常規活動,而他們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些行動在夢里就變成了慢動作。“而他們卻說在夢境里的感覺和在現實中一模一樣。” Erlacher這樣說道。


    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一個短暫的夢竟然要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即便如此,對于Erlacher來說,還有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他認為,在睡眠過程中大腦可能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處理信息。

    這是Erlacher工作中實用(或許有些荒誕)的一部分;他希望運動員能夠利用清醒夢來做一些額外的練習。

    睡眠是鞏固記憶的關鍵,通過做夢來練習并鞏固新的技能是一種可行的方式。對于運動員來說當他們不能訓練,例如受傷的時候,他們能夠通過做夢來有效提高他們的技能。“當然,這樣的方式也有不能提高耐力的限制,但如果你大腦中的模擬器運行良好,它還是可以增強和穩定你的技能。

    我認為這是一個具有高技術水平的技能。”他說,通過對諸多頂級運動員的采訪表明,許多人都已經開始在使用這一技術,而他也正在研究這種技術的好處。

    他的小組實驗還包括一些標準實驗室的學習任務–例如掌握一系列的手指運動和一些像飛鏢一樣傳統的體育活動。他說,“雖然和實際訓練相比有些遜色,但卻比[有意識]的精神排練要好的多,”根據目前實驗的結果,他認為即使受試者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執行任務,睡夢中時間的扭曲也不是什么問題,因為所有事件的過程都被大腦完整地記錄下來了。

    誠然,利用做夢進行自我提升只能呼吁我們之中那些十分嚴謹,野心勃勃的人。但至少,對于我來說,學習并掌握清醒夢的技能不失為一個戒掉賴床的好方法。


    譯:符坤儀|壹心理翻譯團隊

    • 發表于 2016-06-02 00:00
    • 閱讀 ( 110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