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我們可能每天都會吃到農藥,但這其實并沒有很可怕

    這幾天,有一篇《浸泡在農藥里的中國》廣為流傳——

    文章里說每個中國人一年會吃掉2.59公斤農藥。這個數字當然是作者蔣高明先生瞎扯淡的,文章里對于農藥的認識也基本屬于憑空想象。6月15日接受新華日報采訪時,蔣高明承認“博客文章有不嚴謹的地方”,而微信平臺首發的“固廢觀察”公眾號也自行刪除了這篇文章。

    不過——我們天天會吃到農藥這個點的確是真的,以我的經驗估算,這個數量不會超過每年5克。    

    是的你吃的蔬菜水果里,或多或少都會殘留農藥,國務院,農業部,農藥研發專家和生產企業知道這個情況,我也知道這個情況。而且,這里面還有我的一份功勞,我為此感到自豪。

    你可別急著罵娘,我雖然并不太在意公眾的看法,但也不算厚顏無恥的人,不會以恥為榮。事實上,你能夠吃到毒性相對較低,殘留量相對更小的農藥,真的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感謝我。

    農藥殘留檢測(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我知道每天都會吃到農藥這個現實很難讓人接受,所以也并不指望你真的感謝和打賞我。如果能夠讓你稍微好受一點的話,那就是我吃的蔬菜水果也一樣有農藥,并不更多,也不更少。

    為什么我們的食品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局面呢?

    這個社會已經完全喪失良心了嗎?

    這個國家的未來要完了嗎?

    今天咱們放下情緒,坦誠地聊聊農藥這個“有用”同時也“有害”的東西。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各位可以平靜地接受吃農藥的現實,并且能夠知道如何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努力,盡量讓我們的親人和后代少吃農藥,不用再吃高毒農藥。

    1,農藥應該少用,但不能不用

    有朋友說,古人沒有農藥一樣可以種糧食蔬菜,沒有農藥怎么就不行了?關于這個話題我以前專門寫過一篇《沒有農藥化肥,陶淵明怎么種地》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這里只簡單講兩句。

    是,沒有農藥的確也能種地,但相應的代價是極低的農業產量,極高的饑荒風險,以及,餓死超過一半中國人。這不是危言聳聽,在農藥化肥應用之前,中國水稻(非雜交稻)的平均畝產量在上千年的時間里都不超過300斤,而現在,這一數字是接近800斤(非雜交稻)。PS:這里說的是全國平均畝產量,屬于生產實際,請自動忽略畝產一噸的試驗田。

    遭遇蟲災的水稻田

    蔬菜用不用農藥的對比會更夸張,到什么程度呢?正常用農藥的菜心畝產量能達到2000斤,完全不用農藥的菜心,畝產量能達到20斤……另外1980斤哪兒去了?蟲子吃了,病菌吃了,雜草搶了營養。這位說了,蟲子可以用手捉,雜草可以鋤頭鋤,那你來試試咯?看看是你手快還是蟲子吃菜葉快。就算蟲子你能捉光,菜心根腐病,黃葉病打算怎么辦?喂中藥么?

    如果這些你還感受不到,那我再舉個你能有概念的例子。

    如果完全不用農藥,食品會大幅漲價,不不不,不是漲50%,也不是翻兩倍,翻三倍。對于食品這種必需品來說,并不是供應量減少一半價格就漲一倍這樣的線性關系,當食品表現出稀缺性的時候,其價格會十倍、百倍地上漲,一直漲到我們將90%以上的收入用于購買食品。這種事情啊,翻翻史書,比比皆是。

    2,農藥不是什么好東西,但并不比霧霾更可怕

    前面說了,國務院、農業部、專家和廠家都知道農藥會殘留在農產品里,為什么還要放任農藥使用呢?答案很簡單,因為農藥并沒有那么可怕,殘留量很小,對公眾健康并沒有不可接受的長期危害(與食品短缺相比)。

    先說毒性

    當前中國在應用的農藥里,有機磷類的高毒農藥已經極少,并且只批準用于棉花等非食用作物。高毒農藥在蔬菜水果糧食中已經全面立法禁用,一經查實是要負刑事責任的。就我所見的情況來看,高毒農藥在蔬菜水果中使用是極個別的案例。而在30年前,這些有機磷高毒農藥可是合法用于蔬菜除蟲的,或許這就是大家懷念的“小時候的味道”吧。那時候農藥品種極少,沒得選擇,而現在有了很多便宜又低毒的替代品。

    韭菜曾被爆出使用高毒農藥殺滅地下害蟲

    高毒農藥怎么理解呢?通俗來講就是直接喝幾口會死人,吃了高毒殘留超標的蔬菜可能惡心嘔吐。這類農藥如果不是運氣極差極差,已經很難很難吃到了。而現在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的是低毒農藥,通俗來講,就是直接喝一瓶都不會死人,殘留超標吃進肚里也完全不會有急性中毒反應。這些正是我們每天都會吃到的農藥,種類上主要是殺菌劑,比較少殺蟲劑,極少除草劑。

    殘留量和長期毒性

    從化學角度來講,

    只要打過農藥的蔬菜,就一定會有農藥殘留,殘留量通常在百萬分之幾的量級。農產品市場在抽檢時有時會出具某種農藥成分“未檢出”的報告,但并不意味著沒有殘留,而是指殘留量極低,低到儀器都檢測不出來。而“農殘合格”的意思是檢出了農殘,但殘留量在國家標準范圍內,可以放心食用。

    從生物角度來講,

    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打完農藥之后經過安全間隔期(通常是15天)的農產品,絕大部分農藥都已經降解和流失,殘留量已經降到人體能夠解毒的范圍(畢竟肝臟不是白長的)。在法律層面上,這樣的農產品是符合《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國家標準的,是可以批準上市銷售的,也是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國家標準通常會比生物上的安全標準嚴格很多倍,以確保食用安全。

    然而必須要承認的現實是,中國的農產品,尤其是新鮮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超標情況仍然存在,這些不合格農產品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長時間的威脅。不過大家并不需要恐慌,這種威脅的危險指數并不比霧霾更高。即使是因為《寂靜的春天》而臭名昭著的DDT,也只是殘留時間比較長而已,毒性并沒有特別之處。

    DDT長期毒性詳情,其實并不可怕

    每種農藥成分被批準上市之前都是做過毒性試驗的,批準的時候就考慮過被大家吃進肚里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里也包括了政府官員和農藥專家。別信特供,農業部的食堂我吃過,可以肯定的是,對司局級以下干部來說并不存在日常農產品的特供。

    小結一下

    為了維持人類現有的食品供應水平和相對很低的食品價格,農藥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農藥會有極少量殘留在農產品中,但是并不用特別害怕,洗干凈,泡一泡,再加上人體自身的解毒能力,不會出問題。

    回到標題,為什么大言不慚地說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勞呢?因為我在4年農業記者的生涯里為禁絕高毒農藥,推廣低毒高效農藥做出過努力啊。比如我報道過《農藥“黃金組合”闖入監管盲區》的新聞(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可閱覽此文),這是反映高毒農藥成分違法銷售的報道,再比如我寫過《農藥經營亟需全面規范化》的社論,這是呼吁農藥業界自律自凈的。在每一次采訪和果農菜農聊到農藥使用時,都告誡他們不可鋌而走險用高毒農藥,會面臨刑事處罰。

    做農業記者時在荔枝園采訪

    我不知道這些工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大家少吃高毒農藥,少吃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但我真切地在我的領域付出過努力,

    這里有我的一份功勞。


    文 / 項棟梁

    • 發表于 2016-06-16 00:00
    • 閱讀 ( 83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