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有過靜不下來也學不下去、突然好想撕課本燒卷子的時候,這個時候怎么做才能把自己逼回“正道”上呢?
調整學習順序
很多時候我們說看不進書、學不下去了,大抵都是因為你要學的XX被潛意識判定了不夠重要/不著急/太簡單沒壓力/太難了根本搞不定……讓你覺得放一放也沒關系。然而真的沒關系嗎?(才怪!不然你根本不會點進來!)
這個時候合理規劃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其他事情的時間管理也可參考上圖)
不知道從什么開始?不妨畫個四象限來分類——重要的/不重要的、緊急的/不太急的——再附加的一個難易程度(用不同顏色來做標記)。優先搞定那些又急又重要的,驟然加重的壓迫感會讓你連偷個懶都要心慌慌。
換個學習方式
換地點或者換個學習法。
換地點好說,抱上你的書和試卷,看是要書房轉客廳,還是教室換圖書館都行,無非是挪個屁股換個環境再戰,前提是要避開像什么“以咖啡為主題的照相館”啦,以及總有辦法找你嘮嗑、不斷想要把你喂飽飽的母親大人之類的,相信我,對于我們這些愛學習的寶寶來說,這些都有!毒!!

換學習法則是當你背不下書時可以去拿張白紙排列知識點,當你題目做不下去了不妨轉戰動手實踐,不同方法輪番上陣,總有一款適合你!這里的注意力“轉移”絕對不能“徹底”,千萬別去相信那些喝杯下午茶放松放松大腦、待會就能滿血復活的鬼話!還是得讓注意力停留在與當前學習相關的事情上才行,雖然正在做的事情不同,但也能保持一定的信息曝光量(提取量),通過關聯信息地不斷復述,那些知識點才會在你腦海留下痕跡。
有計劃的“休息”
亂給自己立Flag的下場就是準備開夜車突擊、但又困到不斷上演頭磕桌面戲碼時,總是仁慈地放了自己去睡覺,想說小睡一覺起來接著看書,可實際上從來都是一睡不醒直到天大亮。

而一次次血的教訓之后也總算有了“修改方案”,在定時間表時就該留出“休息”時間,當出現計劃外的情況(提前犯困、該休息時學得正來勁)時,就讓表單順延調整。相比“我今天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學習”這種模糊的概念,精確的時刻表能讓你清楚的看到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又沒做什么。
小貼士
1.學習的“時機”很重要
早起有精神的就別死榨熬夜的時間,天生夜貓子也別騙自己會早起看書,別人什么時候用功你看不出來,難道你自己什么時候狀態好、動力足,你還不知道嘛?
2.適當的儀式感會影響到人們的態度
穿上西裝禮服自然會端起“架子”,擺上紅酒燭臺自然會傳染浪漫,想染上學霸的清香,好歹你得先“裝”個認真學習的樣子吧?
3.把手機扔遠一點
重要的寫在最后!關電腦、關手機,游戲卸載、網斷掉,與世隔絕才是靜下心來學習的第一步啊童鞋們!
學習時間偷跑出來玩手機的,看到這里代表你們是時候滾回去學習了!好走不送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