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聊天時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你想把一件有趣的事講給對方聽,但是她卻完全沒懂你在說什么,也一點不覺得好笑。
原因很簡單,你的陳述顛三倒四,混亂無序,干巴巴,硬邦邦。長此以往,你在聊天中的情緒就很難跟她處于同一頻率,簡單來說就是,她聊她的,你聊你的,說不了三兩句話就要一拍兩散。
那么,怎樣聊天才可以把對方牢牢鎖住,讓她愿意一刻不停地跟你聊下去呢?或者說,怎樣在聊天中講好一個故事呢?
我們都有過看電影的經歷。為什么在放映廳里,我們坐在那兒一兩個小時一動不動,聚精會神地盯著一塊會發光的白布,卻絲毫不覺得疲憊?而到了生活中,周圍的人用五分鐘時間跟你分享一件有趣的小事,你卻覺得興味索然?
是因為電影獨特的視聽魅力么?不完全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講“活”了一個故事。每一部電影都有一條基本的故事線,有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放在電影劇本中,則稱之為建置、對抗和結局。這種模式,正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1.建置
通常情況下,建置部分大約是劇本的前三十頁,電影的頭三十分鐘。
回憶一下你最近看過的一部好電影,它的頭三十分鐘都講了什么。
毫無疑問,故事的主要人物一定都出場了,故事的前提一定都交代清楚了,故事的情景你一定都感受到了。
聊天也是同一道理。既然你在說一件對方不知道的事情,你就要把事情的背景講清楚,如果在聊天的一開始,對方就感到云里霧里,那么,無論你想要傳達給她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她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她不能理解。

2.對抗
對抗部分是故事的中段,也是故事的主體。簡單來說,它要負責交代故事中產生了哪些沖突,主人公又跨越了哪些障礙。
放在聊天中解釋,就是你要說清楚事情的過程,讓對方了解到底放生了什么,這樣她才能夠參與進來。
當她了解了事情的過程,并充分進入到你的講述之中,她就會下意識地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和情感去判斷事情的走向,甚至假設出事情的結局——她認為事情該這樣解決,她希望事情是這樣解決的,這是人的天性。

3.結局
結局部分顧名思義,是指故事的結局。在聊天中就是,事情是如何解決的。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聊天中,所有人都會有一種求得完整的意愿。當你在建置和對抗中吊足了對方的胃口,她就會對結局滿懷期待。
因此,千萬不要把事情是如何解決的講得模棱兩可,含義曖昧,而是要給她一個清晰有力的結局。這樣,無論結局是否符合對方先前的判斷,她都會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滿足感。
具體案例
下面我們來分析具體案例。
男:“剛才被總監叫去辦公室,跟他一通撕逼(建置,前提背景)……他說我工作態度不端正,天天就顧著跟同事開玩笑。(對抗,沖突障礙)”
女:“你總監管得也太寬了吧,你平時不好好工作么?”(判斷事情走向)
男:“我工作很努力啊,但是我覺得已經完了,要被開除了。”(對抗,沖突障礙)
女:“不會的,這么一點小事……”(判斷事情走向)
男:“主要是最近有個女同事跟我走得很近,我發現她其實是我們總監養的小秘。”(結局)
女:“額……這確實事大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huainanhaiwx 或搜索“壞男孩Lifestyle”,獲取更多兩性心理咨詢、約會技巧、時尚生活資訊。
壞男孩——你身邊的約會專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