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真的能被氣死嗎?

    生氣有多傷“心”?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三氣周瑜,乃至周瑜最終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隨即吐血而亡的故事家喻戶曉,許多人可能會心生疑問,這可能嗎?人真的能被氣死嗎?姑且不去追究歷史故事的真實性,但科學研究顯示人確實可能被氣死。

    最近,頂級心臟病專業雜志《歐洲心臟雜志》薈萃分析了相關研究發現,憤怒發作2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是平時的4.74倍,腦卒中的風險是平時的3.62倍,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也明顯升高。而這些都是引起猝死的罪魁禍首,人可能被氣死絕對不只是個傳說!

    憤怒是一劑毒藥

    1931年,著名生理學家Cannon通過實驗發現一種作“交感素”的化學物質,在情緒與器官功能之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后來經瑞典生理學家Euler確認其為去甲腎上腺素,由此獲得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劑“毒藥”是如何損傷心血管的呢?

    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可分為積極和消極情緒兩大類。積極情緒促進機體功能活動良性循環,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而當我們的身體面對憤怒、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時,一般情況下,一定可控程度內的消極情緒可通過如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神經內分泌活動改變進行適應性生理調節,不會致病,有的還有利于機體動員能量和保持內環境的穩定。但譬如暴怒等失控的或者長期的消極情緒則會過度激活交感—腎上腺系統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同時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心臟工作負擔加重,使身體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疲于奔命的狀態。過度激活還會引起血脂水平升高,并激活血小板,促進斑塊破裂,誘發血栓形成,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更可引起竇性心動過速、早搏、心房顫動和室速室顫等室性心律失常,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猝死。

    意大利學者Bonaguidi教授對兩組228名曾患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存活患者進行了為期8年的分組跟蹤隨訪。第一組人比較愛生氣,具有較高的憤怒水平,第二組人則不太容易生氣,憤怒水平較低。研究發現,第一組與第二組相比,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升高了2.3倍,而且第一組患者心血管疾病復發風險增加2倍以上,于是他認為,可以把憤怒水平作為未來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預測因素,憤怒具有很強的“心毒性”。除了憤怒的程度,憤怒的特質也就是憤怒體驗發生的頻率也相當值得關注。美國國立心肺血液研究所通過對12 990名45~64歲的美國社區居民進行了大規模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容易發怒的人患冠心病概率要大大高于整個調查人群。綜合來看,目前所有相關研究都提示,敵意和憤怒的水平越高,交感腎上腺系統激活程度就越高,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也就越大。

    生氣的女人最“心碎”

    有時,嚴重的心理應激還會誘發一種叫作“心碎綜合征”(又稱心尖球形綜合征)的病癥發生,它的發病機制為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以胸痛、憋氣為主要癥狀,表面上看起來極其類似急性心肌梗死,但冠狀動脈造影正常,而且預后較好,明顯優于心肌梗死,住院期間僅有1.1%死亡,但有17%發生心力衰竭。最常見于女性,可達80%以上,其中超過1/4是由于親友意外死亡、失戀、激烈爭吵或家暴等嚴重的悲痛、憤怒、緊張、驚嚇等心理應激誘發。由此看來,女人有一顆更容易碎的玻璃心,著實是“傷不起”的人群!這可能和女性相對脆弱感性的心理特質有關,因此好心態真的很重要,為了健康,抓緊修身養性、修煉內功吧。

    笑,可以帶動大腦產生內啡肽,促進釋放一氧化氮而擴張血管,減輕血管壁炎癥反應。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笑的時間越長越好,持續時間十五秒以上最好不過了。美國心臟科醫生米勒經常會為他的病人開一劑特殊“處方”—保持幽默感,與其整日心煩意亂地胡思亂想,不如跑步機上邊運動邊看喜劇。

    不生氣的智慧:知足、常樂、學會轉移

    《維多利亞宣言》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把心理平衡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足以看出保持良好的心態的重要性。現在醫學界一致認為在心血管疾病預防上,心理平衡的重要性絕不亞于控制好體重、血壓、血脂和血糖。

    具體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一種積極樂觀、感恩知足的心態,這樣積極的情感會使下丘腦垂體分泌有益激素,可以放松神經,緩解壓力,改善內臟器官的血氧供應,對于健康益處多多。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不要期望值過高,盡力改變能改變的,坦然接受不能改變的才是明智的心態。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有快樂在心頭”。

    其次,鼓勵大家經常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經常發自肺腑的大笑對心血管健康極有益處。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看喜劇時,我們的血管會擴張,直徑增加17%,血管也會變得更有彈性;而在看嚴肅緊張的紀錄片時血管則會收縮,直徑縮小15%。笑,可以帶動大腦產生內啡肽,促進釋放一氧化氮而擴張血管,減輕血管壁炎癥反應。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笑的時間越長越好,持續15秒以上最好不過了。美國心臟科醫生米勒經常會為他的病人開一劑特殊“處方”——保持幽默感,與其整日胡思亂想,不如邊運動邊看喜劇。家里應該常備《憨豆先生》等經典喜劇,讓我們的生活時時處處洋溢著有益身心的笑聲。

    可有時候就是碰到自己的死穴了,就是想不開了,調解不了自己的壞情緒,怎么辦呢?建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心情,比如種種花草、養養寵物、唱歌跳舞、練練書法等。沒有什么愛好也可以做點讓自己覺得爽的事情,比如打打沙袋、狂撕紙片、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喊一場,或者跟自己信任的人傾訴出來,再或者可以動情地哭一場。這些可以讓人體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利于去除壓抑情緒的化學物質。如果總是忍住不哭的話,身體更易受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影響。男人受社會角色的影響更傾向于把負面情緒壓在心里,其實不要顧及“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而要記住“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面子有時候為了健康是可以暫時丟掉的。

    永遠記住,健康寶典是心胸開闊!生氣了無論發泄出來還是壓抑下去都對健康不利,修身養性,經常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失衡的時候要對自己說,生氣是就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沒有什么比健康和生命更重要!最后以一首《不氣歌》與大家共勉:“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病將病棄。我今嘗夠氣中氣,不氣不氣就不氣。”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6-06-17 00:00
    • 閱讀 ( 73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