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鏢局在古代除了干快遞,原來還要做這些?

    鏢局起源于什么時候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第一家被國家政府認可的鏢局誕生于清朝。1936年,孫祥熙派衛聚賢到山西調研票號歷史。不久后,衛聚賢寫下《山西票號史》,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考創設鏢局之鼻祖,仍系乾隆時神力達摩王,山西人神拳張黑五者,請于達摩王,轉奏乾隆,領圣旨,開設興隆鏢局于北京順天府前門外大街,嗣由其子懷玉繼以走鏢”

    ▲影視作品《鏢行天下》中的鏢師護鏢


    張黑五是乾隆拳腳功夫的師父,身手不凡,因在家排行老五,如之皮膚黝黑,所以叫張黑五。他受乾隆皇帝旨意,在京城開設興隆鏢局,主要負責貴重物品的武裝押運,至于這些貴重物品,應大多是歸朝廷或官員所有。衛聚賢也指出,鏢局之所以拿“合吾”當鏢號,是出于“黑五”的諧音,代表張黑五在鏢局界的鼻祖地位。

    ▲湖南懷化市洪江古城的忠義鏢局:在明清時代,洪江商人運輸貨物途徑,除乘船走沅水等水路外,還有許多貨物靠人力和馬幫挑運,沿途土匪眾多,防不勝防,商人們只好請鏢師押鏢護送。

    當時鏢局的主要業務是走鏢,把貨物通過水路或陸路一路護送到目的地。但也有其他業務,比如看家護院、保護商館、保護庫丁等。

    ▲鏢師的護衛行當包括能夠攜帶的各種冷兵器:樸刀、紅纓槍、虎叉等


    看家護院

    需要鏢局看護門院的,不是王孫貴族、朝廷要員,就是富豪巨賈。這其中,最為輕松的應該是為王孫貴族當護院。王貴府邸,已經是重重保護,甚至有親兵把守,鏢師在其中的角色也只是給府邸主人一點心理安慰而已。所以大多時候,鏢師不需要做什么,只要貼身跟隨需要保護的人即可。不過對于很多在江湖上有名頭的鏢師來說,被派到這里工作,看似輕松又賺得多,其實是沒面子的一件事。鏢師在外走鏢,雖然風餐露宿,危險重重,但起碼不需要對人卑躬屈膝,強顏歡笑,更不用看人臉色,受人驅使。習武之人,最重尊嚴,讓人呼來喝去,有失體面。

    ▲古代鏢局留下的鏢車用來押運各種貴重貨物


    相比保護貴族子弟,保護朝廷要員和富商巨賈的壓力要大許多。朝廷要員面臨的大多不是劫財,而是政治仇敵的刺殺。那些刺客跟普通的盜匪不同,他們的目的就是取人性命,不完成任務暫不罷休。所以刀光劍影常有,而鏢師必然以命相拼。

    而保護商人要好很多,那些綠林賊匪,一般只圖財不害命,遇上身手好的鏢師,他們也不會拼命,通常打不過就放棄。而且,大多鏢師跟江洋大盜有聯系有交情,盡管不相為謀,也都會給對面幾分薄面。所以一些招攬一些有名氣的鏢師放在家里,本身就是一道鎮宅辟邪的“符咒”。


    ▲委托押運的金銀財寶也是古代鏢師的工作


    不管是盜賊還是刺客,晚上行事較多,所以鏢師大多情況下在白天睡覺,晚上上崗工作。穿著打扮也必須精悍,不能長袍大褂,打起架來也不利索。

    他們的工作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盜竊錢財的人,威懾、趕走就好,不必活捉或打死,以免為自己、鏢局,以及雇主招來更大的麻煩。更有趣的是,在盜賊和鏢師之間也有日積月累形成的默契:盜賊遇上鏢師,最好不要交手,能跑則跑;萬一交手,雙方也不會真的拼個你死我活,通常做個樣子,過兩招過過場就可以了;如果賊人已經偷了東西,就要故意留下點金銀財寶給鏢師交差,鏢師也不會繼續追下去。倒不是鏢師不負責任,而是鏢局常年跟綠林人士來往,互相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是人脈管理。


    保護商館

    保護商館,是保護這些館子不受地痞流氓訛詐、搞亂,風險比較低,因為前來搗亂的多是社會上小混混、盲流,沒有真功夫,通常見到有鏢師坐鎮就會自覺出去。當然,也有為了出風頭,硬是要跟鏢師過幾招的。這個時候,鏢師要在三五拳之內將對方打倒,一是為了節省時間,不妨礙店家生意;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真功夫有多厲害。而且跟這些人過招,要拳拳到肉,卻不傷其筋骨,因為一旦對方傷重,店家要賠償醫藥費。

    ▲影視作品《臥虎藏龍》為王府當護衛的鏢師劉秦保帶護院武器—梢子棍驅趕過玉嬌龍


    保護庫丁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工作,保護的對象是看在銀庫熔鑄銀子的小役。這些小工無權無地位,卻有不少不義之財。從雍正時期開始,清政府的稅收都是現銀。百姓收入不多,能上繳的都是碎銀子。地方官員利用這一點,上報朝廷,稱碎銀不便于計算和入庫,最好都熔鑄成統一標準的整錠銀子(官銀)。朝廷準奏。此后,各地方都有從熔鑄銀子上貪污公款的現象。因為熔鑄銀子一定會有損耗,十兩碎銀熔鑄出來可能九兩多。而貪官則會把損耗增到最高,有可能十兩碎銀熔鑄出只有七八兩,少了的就都放進自己的荷包。

    ▲古代鏢箱

    那些負責熔鑄銀錠的小工,雖然不如上級官員那么明目張膽,但也能從中獲利,每次下班都夾帶幾錢,乃至幾兩以上的碎銀。清政府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對銀庫的管理非常嚴苛,甚至有些變態——每天上工要換特制的工作服,沒有口袋,沒有夾層;下工之后,所有庫丁都要裸體排隊,挨個接受檢查——喊著口號、拍著手,跳過十二條放在地上的扁擔,如果沒有銀子從嘴巴、耳朵、鼻子、肛門里掉出來,就可以回家。但總有能想方設法偷點銀子帶出來。日積月累,一年也有成百上千兩橫財。

    不少盜賊知道庫丁有錢,就向他們下手,或偷或搶,或敲詐勒索。而庫丁也不敢報官,怕暴露自己的不法之舉。無奈又驚恐,庫丁只好自己花錢找鏢局為自己保駕護航。鏢局負責每天接送庫丁上下班,有專門的矮車,也有專門的路線。

    除此之外,庫丁被綁票,其家人也會找鏢局來偵破,不會驚動官府。跟小說和電視劇不同,真實的綁匪綁了肉票,不會貼身看管,通常是將其捆綁后藏在偏僻之處,收到錢就通知其家屬去找人,收不到就任其自生自滅。所以鏢師找人,鮮少發生跟綁匪正面火拼的情況。


    走鏢要有的生存技能
    外出走鏢,不見得總能找得飯館、客棧,所以鏢師必須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能,最基礎的是做飯、修鞋和理發。會做飽滿不僅是會烹飪,更重要的是會生火起灶,而且是不管雨雪風霜、密林河灘,都要因時因地搭起爐灶生火做飯。

    ▲古代鏢師會戶外生火做飯,很少去荒村野店飯館,避免被黑店歹徒下蒙汗藥劫財風險。


    其次是修鞋。長途跋涉,必須一雙合腳的鞋子。對于普通人來說,出遠門一定會多帶一雙鞋子備用。但鏢師不行,因為所有新鞋穿在腳上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而鏢師必須時刻保持最佳狀態,沒有時間來磨合新鞋。所以當鞋子有什么磨損,鏢師都會自己來修理,保證腳的舒適度。

    至于理發,是為了保持鏢局的精神面貌。鏢師走鏢,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途中要拜訪一些地方勢力,蓬頭垢面有損鏢威和個人形象,所以會面之前一定要理發刮臉,是必要的禮儀和氣勢。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06-07 00:00
    • 閱讀 ( 70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