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怎樣相親比較容易成功?

    小友說:你參加過相親活動嗎?是不是活動結束后兩個人依舊如剛見面那樣尷尬?除了對對方家庭背景、興趣愛好(奇葩癖好)有一定了解以外,很難有心動的感覺?那么一個能更進一步走入對方內心的相親方式,你要來試試了。

    過去半年朋友圈小范圍流行一種叫做“一周戀愛”的交友活動。在平臺的組織下,有交友需求的異性(據說也接受同性)被兩兩隨機配對,每天要完成不同的有趣的“交往任務”(比如拍一張相似景物的照片),歷時 7 天。我司也有同事好奇去報了個名,可惜沒有被選上。

    這不失為一種新奇的“相親”方式,比起傳統那些——約出來吃個飯,互相詢問“你做什么工作”“有幾套房幾輛車”之類的老套問題——真實有趣多了。但是連續7天的交流要求對我們這種深陷“工作狂”魔咒的單身青年來說卻是蠻大的壓力,畢竟我們經常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有沒有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培養好感,而且又新奇有趣的“交友”方法呢?其實心理學家早就找到,就看你敢不敢試了。

    1997 年,心理學家阿瑟·亞倫(Arthur Aron)等人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上的研究就提出,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系只需通過互相詢問對方 36 個帶有“自我揭露”屬性的問題,就可以快速拉近,而這個過程只需 45 分鐘。

    這個實驗是這樣做的。陌生的兩人見面并坐下之后,拿到研究者提供的信封,里面包含任務的指引,以及 36 個問題。他們知道實驗任務的目的是要讓他們變親近,并且被要求嚴格按照問題順序輪流向對方詢問,自己也要給予對方答案。

    這些問題被分為三組,全都經過精心篩選,每后一道題的“自我揭露”(可以理解為“私密性”)程度都比前一道題更強,每組之間也呈遞增趨勢。就是要給你一種“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地剝開我的心”的感覺。

    36道問題列舉如下:

    第一組

    1. 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

    2. 你想成名嗎?想以什么方式成名?

    3. 打電話之前你會先排練一下要說什么嗎,為什么?

    4. 對你來說,“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樣的?

    5. 你上次自己唱起歌來是在什么時候,給別人唱呢?

    6. 如果你能活到 90 歲,同時可以一直保持 30 歲時的心智或身體,你會選擇保持哪一種呢,心智還是身體?

    7. 你是否曾經秘密地預感到自己會以怎樣的方式死去?

    8. 說出三件你和對方看上去相同的特征。

    9. 人生中的什么東西最令你感激?

    10. 如果你能改變被撫養成人過程中的一件事,會是哪一件。

    11. 花 4 分鐘時間,盡可能詳細告訴對方你的人生經歷。

    12. 如果你明天一覺醒來就能擁有某種才能或能力,你希望那會是什么能力呢?

    第二組

    13. 如果有一個水晶球可以告訴你關于自己、人生,未來乃至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會想知道嗎?

    14. 有沒有什么事是你一直夢想去做而沒有去做的,為什么沒有做?

    15.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 在一段友誼之中你最珍視的是什么?

    17. 你最寶貴的記憶是什么?

    18. 你最糟糕的記憶是什么?

    19. 假如你知道自己在一年內就會突然死去,你會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為什么?

    20. 友誼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21. 愛與喜歡在你生活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22. 輪流說出心目中對方的一個好品質,每人說五條。

    23. 你的家人之間關系是否親密而溫暖,你覺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樂嗎?

    24. 你和母親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三組

    25. 每人用“我們”造三個句子,并含有實際情況,比如“我們倆在屋子里,感覺……”

    26. 補完這個句子:“我希望和某人在一起,分享……”

    27. 如果你想和對方成為親近的朋友,請告訴對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他或她需要知道的。

    28. 告訴對方你喜歡他或她身上的什么東西,要非常誠實,說些你不會對萍水之交說的東西。

    29. 和對方分享生命中那些尷尬的時刻。

    30. 你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么時候?自己哭呢?

    31. 告訴對方,你已經喜歡上了他或她身上的什么品質。

    32. 你覺得什么東西是嚴肅到不能開玩笑的,假如有的話。

    33. 如果你今晚就將死去,而且沒有機會同任何人聯絡,你會因為之前沒有對別人說什么話而感到遺憾,你為什么到現在都沒有對他們說這些話呢?

    34. 假設你擁有的全部東西都在你的房子里,現在房子著了火,救出家人和寵物之后,你還有機會安全地沖進去最后一次,取出最后一件東西,你會拿什么,為什么?

    35. 你的家人中,誰去世了會令你最難過,為什么?

    36. 說出一件你的個人問題,問對方如果遇到此事要如何解決。另外,也要讓對方如實告訴你,在他或她眼中,你對于這個問題的感受是怎樣的。

    亞倫等人的研究結果表示,回答“親密漸進式”問題的參加者感知到的關系親密程度顯著比對照組的高。對照組所完成的是“普通分享式”問題,比如“你去年生日收到了什么禮物?”,跟平常我們和陌生人交談時談論的問題差不多,無需太多的自我暴露。

    所以,僅僅是因為討論的問題不同,就帶來如此大的影響。而且無論配對的參加者屬于何種依戀類型(Attachment Style),是同性搭配還是異性搭配(Cross-sex or All-women),關鍵價值觀上是否有沖突(Attitude Disagreement),對互相“來電”是否抱著明顯的期待(Expected Mutual Liking),他們在關系親密度的感知上都沒有顯著差別。(稍微有點影響的是參加者的“內外向程度”,這里不展開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查參考文獻)

    亞倫成功地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培養人際親密的范式。而真正嘗試將這套方法用于“日常相親”中的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曼迪·萊·卡特隆,她曾經邀請一位生活中認識但不算特別熟的異性到一個酒吧中,完成了這個“人際親密產生試驗”。和亞倫研究中的每組問題的交流時間被限定在 15 分鐘(即便該組的問題沒聊完,都會被強行停止,跳到下一組)不同的是,卡特隆在自己的試驗中和她的“對象”花了 3 倍的時間(135 分鐘)完整聊完了 36 個問題,最后還進行了“深情對望 4 分鐘”。

    最后的結果就是,他們成功相愛了。

    卡特隆將她的這段經歷撰寫成文,于 2015 年 1 月發表在《紐約時報》的“現代愛情”專欄上,當即引起了轟動。這使得亞倫等人的研究在發表了近 18 年之后,意外收獲大眾的關注。而文章發表的 8 個月后,卡特隆也受邀登上了 TED 的講壇,親口分享她的經歷。(在TED官網搜索Falling in love is the easy part可觀看視頻,聽聽她怎么說)。

    卡特隆不是唯一的試驗者。博主悉尼·麥金尼斯也曾經分享她用這個方法“撮合”兩個好友的經過。她這樣描述她觀察到的過程:“第一組問題是在安靜和緊張的氛圍中開始的。他們很少有眼神接觸,脊背緊緊地貼在墻上。但是到了第二部分,他們的肢體語言完全不一樣了。隨著互相了解的過程繼續,他們將身體轉向對方,交談也越來越流暢。到了第三部分,也是最私密的部分,我看到我的朋友們在個人內心沖突矛盾的問題上完全向對方敞開心扉,并且表現出真誠的關愛和同理心。

    看到這里,你會不會也開始迫不及待地想試試看呢?正如卡特隆在她的文中說道:“你不能選擇讓誰來愛上你,盡管多年來我一直希望可以這樣選擇;你也不能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創造出浪漫氣氛。科學告訴我們,生物學起到了作用,我們的信息素與激素在戀愛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盡管如此,我開始認為,戀愛其實比我們所想的更加靈活。阿瑟·艾倫的研究讓我懂得,創造信任與親密的感覺是有可能的,甚至還很簡單,而愛情正需要信任與親密的滋養。”

    預祝:“情人節快樂”!

    -end-

    作者 | 婉君

    友心人首席打雜官;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排版配圖 | 東移

    參考文獻

    Aron, A., Melinat, E., Aron, E. N., Vallone, R. D., & Bator, R. J. (1997).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363-377.

    Jones, D., 董楠 譯 (2015). 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culture/20150123/t23questions/

    Catron, L.M. (2015), 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on February 10, 2017,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5/01/11/fashion/modern-love-to-fall-in-love-with-anyone-do-this.html

    Mcinnis, S. (2016). I asked a stranger these 36 questions to see if we'd fall in love. And we did.  Plaid Zebra. Retrieved on February 10, 2017, from http://www.theplaidzebra.com/i-asked-a-stranger-these-36-questions-to-see-if-wed-fall-in-love-and-we-did/

    「一日一小變」

    “提問和回答36個問題”

    嘗試和陌生人或你的潛在發展對象做一下這36個問題吧!

    本文首發于友心人,轉載前請聯系郵箱media@yoxinli.com

    • 發表于 2017-02-13 00:00
    • 閱讀 ( 76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