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句話:你可以和左先生談一場戀愛,但一定要嫁給右先生。
其中的“左先生”和“右先生”分別代表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左先生是“浪漫派”,甜言蜜語不絕于耳;右先生代表的是“實干派”,以行動去解救所愛之人。
圖片來自網絡
網上還列出了兩位先生截然不同的做法,比如:當你感冒了,左先生會說“親愛的吃藥了嗎?一定得注意身體”,而右先生則會直接舉著藥片端一杯水來到你身邊。
總之:
左先生是文科生,也是韓劇中的男主角,陽光帥氣讓人牽腸掛肚。
右先生是理工男,也是抗日劇中的男主角,灰頭土臉卻能為你擋子彈。
幾天之內,關于這句話的討論也是鋪天蓋地。
有人義憤填膺:這不是耍流氓嗎?與左先生浪漫夠了,找右先生做備胎;
有人痛心疾首:是的是的,千萬不要嫁給左先生,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換位思考:你自己是左小姐還是右小姐?你有什么資格去評價別人?
有人超凡脫俗:世間本無完人,無論左還是右,蘿卜白菜都會有人去愛;
……
仔細想想,也真是醉了,因為——
所有的討論都基于兩個假設,假設一:懂浪漫的只會甜言蜜語;不懂浪漫的三腳踹不出來P;假設二:左先生和右先生的性格是恒定不變的。
圖片來自網絡
假設如同肥皂泡,何其脆弱!
除了極個別性格偏激的例子,人的性格都不會非A即B,而是兼而有之,只不過A或者B的成分大一些而已。即便是人們眼中的理工男(右先生的代表),也并非“悶騷”的代名詞,他們會用數學函數、編程語句、自制機器人等等手段來表達愛情,這份浪漫曾經俘獲多少少女的心啊。而如果你需要一個浪漫得不要不要的左先生為你做事,那就說出來呀,因為左先生與右先生之間,并非是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墻。如果左先生關心的告訴你:多喝白開水哈。你完全可以撒個嬌:你幫我倒!左先生與右先生合二為一,就在于你怎么引導而已。
其次,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的性格是由先天氣質和后天經歷共同造就。如果先天的東西我們無法改變,就比如梁朝偉的憂郁、劉德華的堅毅。那么后天的環境會極大地影響性格的形成與發展。人之所以會成為這個星球上最頂級的生物,就是因為會從經驗中得到學習,在成功中總結經驗,在失敗中歸納教訓,在生活中調整自己,這是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對兩位先生也是如此。只談戀愛卻無法修成正果的左先生會在一段段的戀情中領悟到行動的重要性;結了婚一心深愛老婆的右先生也會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學得浪漫。
圖片來自網絡
怎樣把自己的另一半塑造成“完美”先生?
既然人的性格是有可塑性的,那就說明有些缺憾是可以彌補的,聰明的女人會這么做:
首先,及時贊美。不要吝惜你的認同、表揚、期待甚至仰慕,及時對他說出來。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你希望他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讓他在這方面獲得自信,事實證明,你持續的積極的動力,最終會推動他變成你希望的樣子。
其次,互惠原則。在超市里,提供免費品嘗的食物比其他食物賣得更好,就是利用了“互惠原則”,其原理是:給對方一個小的甜頭(免費品嘗),他會更傾向于服從你的意愿(購買產品)。在婚姻生活中,女人盡可能的“投其所好”,時常讓男人小小的得意一下,作為回報,他也會甘心情愿為你去做一些改變。
第三,不忘初心。所有的愛情都不是偶然,即便是一見鐘情,也必然是在愛情發生的那個時刻,他身上有某種東西吸引了你,而這種東西,是你內心一直渴求的。經過時間長河的沖刷,很多人會忘了當初那個心動的時刻。兩個人能走到一起,最初是愛情的呼喚,而支撐一生牽手走下去的,不是愛情,是陪伴!婚姻始于愛情,最終升華成為親情。
第四,改變是雙方的事情。所有的婚姻都有遺憾,不然就不會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嘆。沒有人是完美的,在希望別人改變的同時,先審視一下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變的,或者怎么做才能促使兩人一起做出改變。婚姻本身就是雙方不斷適應和調整的過程,“常有理”生活得并不幸福。
編輯:紀阿黎
(專家:楊玉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