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已悄然過去,不少人又要進入正常工作或學習狀態。可是,發現不僅胖十斤,還煩躁郁悶、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昏昏欲睡、晚上不想睡覺......面對這些情況,飲食上該做怎樣的調整呢?

1.吃飯定時定量
有些人在春節期間習慣晚睡晚起,吃飯也從“早中晚”三餐變成了“中晚宵夜”三餐,而且還暴飲暴食。節后應盡快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堅持吃早餐、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當等。
2.飲食清淡
炸丸子、炸糕、糖冬瓜、可樂、臘腸等這類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在春節期間顯得較為常見,但過多食用不僅增加脂肪、糖、鹽的攝入,還容易發胖,甚至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
節后應盡量少吃這類食物,并選擇更健康的食物來代替它們。例如,對于零食,少選擇薯片、可樂,用新鮮蔬菜代替;對于蔬菜肉類,用新鮮的魚蝦肉類的代替煙熏腌制的火腿香腸;在外吃飯時,選擇少油鹽的綠葉蔬菜,而不是高油鹽的菜(如炸茄子、炸土豆)。
3.多吃粗糧

不少人春節期間主食以面條、饅頭、米飯、白粥、河粉等精白米面為主。節后應多吃些粗糧,如燕麥、糙米、紫薯等。如果中午在外只能吃大米飯或饅頭,那么,早上可以泡點即食純燕麥片吃,晚上可以煮點小米粥、八寶粥喝。
4.多吃新鮮蔬果
因為天氣寒冷、肉類食物偏多、菜價太高、儲藏不便等原因,過年期間不少人對于新鮮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新鮮水果的攝入,無論是在種類還是數量方面,都是不夠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自己在春節期間吃了很多果脯蜜餞水果干,但其實,相比新鮮水果,他們不僅損失了一些營養素,還高糖甚至帶入不少鹽,因此無法完全代替新鮮水果。

因此,如果有條件,節后應盡量多種種類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如深綠色的菠菜、橘紅色的胡蘿卜、紅色的草莓、紫色的紫甘藍、藍色的藍莓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們: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約為炒熟后一大盤的量),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相當于1-2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重量)。
5.主動多喝水
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也是營養輸送、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代謝的重要載體。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人,每天最少喝水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在高溫或身體活動水平增強的條件下,應適當增加。

喝水應少量多次喝(如每次每杯200毫升左右),要主動,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如果怕忘記喝水,可出門時隨身帶個杯子方便喝水,在家或在辦公室時多備幾個杯子,看到時就喝一點。另外,喝水最好選擇白開水,而不是可樂、果汁、濃茶、濃咖啡等各種飲料。
6.堅持適量運動
運動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我們應堅持運動。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積極參加日常活動和運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

對于需要減肥的人來說,建議每天累計60-9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騎車、游泳、跳舞),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鍛煉(如啞鈴、俯臥撐、引體向上)隔天進行,每次10-20分鐘。
另外,建議把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如上樓時用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坐公交車提前一站下車、每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后起來活動活動身體等,而且,最好能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如爬山、騎車,不但能鍛煉身體,還能沐浴陽光和新鮮空氣,以及幫助調整生物鐘。
7.控制合理體重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可有些人過完年胖個五六斤、八九斤都是件輕輕松松的事。有時明明知道自己很胖了,還是會安慰下自己,吃完才有力氣減肥......

那么,怎樣才算合理的體重呢?對于普通成年人,可以用體質指數(BMI)來判斷。BMI的計算方法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按照中國人的標準,在18.5-23.9之間屬于正常,大于等于24,但不超過28為超重,28開始為肥胖。例如身高1米75,體重80公斤,BMI=80÷(1.75X1.75)=26,體重超重。
因此,如果你的BMI超過24了,那么,是時候控制下飲食、并多加運動來管管自己的體重了。
8.保證充足睡眠
有些人一到過年就作息不規律,比如通宵、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節后便是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一上班或上課就昏昏欲睡,無精打采。
一方面,晚上應盡量避免熬夜,如改掉睡前玩手機、吃宵夜的習慣。另一方面,如果白天覺得困,建議中午小睡一會,但盡量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如果還沒那么快上班或上課,應盡早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而不是拖到最后。
9.保持良好心態
過年前還蠻努力工作或學習的,可是,過個年就各種不想上班、不想學習了,還常常感覺郁悶、煩躁、焦慮......
對于這種情況,首先,建議避免參加一些容易興奮的活動(如朋友聚會),應盡早“收心”;其次,不妨嘗試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做一做慢而深的呼吸,努力讓自己心態變得平和;另外,還可以給自己定下新年目標,并逐步去實施,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和學習。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為知道日報春節征稿。作者:劉萍萍,營養師&科普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