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電影里年中無休的瘋狂科學家!搞科學的畢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過科學家畢竟還是要彰顯一下自己與常人的異處的,比如他們就會思考:“為什么春節,感恩節以及圣誕節等適合家人團聚的節日都發生在冬天?”有趣的是,他們還真的從科學的角度找到了一個答案……
多倫多大學的行為學教授鐘晨波(音譯)發現寒冷與孤獨感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你本科時的第一個冬天是否特別寒冷?年關工作繁忙諸事不順,是否又讓你感到需要額外的溫暖?這一切都在鐘教授的預測之中。在他的理論里,當一個人感到隔絕與孤獨時,周遭的環境會變得越發寒冷。這并不只是形容人情冷暖的修辭,而是實實在在的感覺。反過來,低溫也會加重這種孤獨感。在冬天,季節性抑郁癥的發病率會有明顯的上升。除了陽光不足外,低溫也是主要的誘因之一。
寒冷會讓人感覺到孤獨,消除這種孤獨感的方法卻很簡單——洗熱水澡。這種看似民科的方法可是由耶魯大學心理系的教授約翰·巴奇提出來的。此君曾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證明身體與心理感受到的“溫暖”之共通性,身體上感覺到的熱量同樣有助于保持人的心態健康。不過除了SOHO一族外,坐班的白領想隨時洗熱水澡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好在讓生活重新變得美好的方法還有很多,比方說冬日午后的一杯摩卡:除了充滿正能量的熱度,巧克力也容易讓人的心情變得愉悅,更別提里頭的咖啡因了。
而心靈雞湯也有類似的效果。香港科技大學的洪杰文(音譯)教授發現當人感覺到寒冷時,他們會更傾向于去看浪漫、有愛的電影。縱觀近些年海外國內來的賀歲片,劇中或有催淚煽情一波三折,但一定會有讓人溫馨一笑的片段,而結局更是大小團圓,充滿了治愈性。用和菜頭的話說,賀歲片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在情緒上做了一次充分的按摩”。這句話用科學的語調翻譯過來便是“生理上的寒冷要用心理上的溫暖來治愈”。
而當我們再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時,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寒冷的季節讓我們倍感孤獨,而需要愛的滋潤的我們則與家人聚在一起互相取暖。或許這便是冬季的節日適合家族聚會的原因吧。不過鑒于以上這些理論都是近兩年的研究成果,我不得不承認有些詞人的直覺要遠勝于科學家。因為當被問及何時歸故里這個敏感問題時,齊秦分明回答說“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原文發表于科學松鼠會。獲作者授權轉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