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傳染病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按照病原體來分個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噬菌體了。

噬菌體(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噬菌體會侵染細菌,在細菌內部潛伏(溶源),適當時候就把細菌吃光光順便把自己復制無數倍了出來啦,然后再去感染別的細菌。
而且,很令人驚奇的是,一種細菌還能寄生在另一種細菌上!

舉個例子:噬菌弧菌是一種寄生在細菌內部的細菌,它會鉆入細菌內部,潛伏起來,然后逐漸吞噬細菌并不斷分裂,最后打破細菌的細胞壁后出來繼續感染。噬菌弧菌現在被廣泛用于養殖業的疾病防治當中。
還有一類通常不作為病原體的東西,但是它的行為跟病原體也差不多,也一并說了,就是質粒。

較之上面那些細菌一旦感染必死無疑的野蠻家伙不同,質粒一般很溫和(也有兇殘的),通常不殺死宿主,而且大部分質粒還能為宿主帶來不少好處。質粒是一類小型的環狀DNA,它有時會通過細菌表面的破損或是被細菌吞噬而進入細菌內部,在細菌內部它會復制(有時候)并表達。質粒有時候可以通過細菌接合這種很人道的方式在不損傷宿主的前提下在細胞間傳播,當然,也有個別暴力的主會導致細菌“自殺”后裂體而出。
除此以外,朊病毒等亞病毒顆粒理論上也能感染細菌,不過目前還沒有發現實例。
(作者:果殼網 流言百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