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叫做 Dolphins: Spy in the Pod,2014年1月2日才正式上映,但是片段已經流出。片中也的確是是這么說的。但是它這么說對不對就有爭議了。
因為,海豚是很好奇的動物,它會試探性地去碰觸任何東西,你只靠觀察拍攝到的幾個孤例,怎么證明它是事先算好了要讓河豚釋放毒素來high(影響大腦)呢?
昨天科學作家Christie Wilcox 在她的Discover專欄里寫了一篇討論文章。她表示沒有被說服……海豚的神情恍惚狀態,更可能是單純的中毒而不是high。
不光是因為好奇的海豚做出各種詭異行為都不例外,更重要的是尼瑪河豚毒素有多不好玩、有多毒你造嗎?一只好奇的海豚玩了一下河豚然后不小心吸了一點兒毒,這能接受。但是長年為了high而弄這個?這得多大風險啊?人類都沒有敢拿這么危險的玩意兒胡來的好嗎?拼死吃河豚也不是為了去吃毒素的啊!
河豚遇到危險的時候首先會漲開讓自己難以下口,如果敵人不走,它們能把河豚毒素釋放到周圍環境中。這東西很毒,但完全不適合用來high。極其極其極其微量的河豚毒素就會導致麻木、針刺感還有輕微頭暈,吃河豚的人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如果把它和毒品的high相連,未免太牽強了吧?
所有的毒品產生high感都要部分依賴改變大腦活動,但河豚毒素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它不能改變人的感知。年年都有人河豚中毒,但從來沒人說它是high的。
那河豚毒素能干啥?它能關閉鈉離子通道,讓神經活動停止。這一招對所有哺乳動物都是一視同仁的,不管是人還是海豚。低劑量,麻木。稍高劑量,癱瘓。兩者之間,降心率、降血壓、導致呼吸困難。它是毒藥,不是派對毒品。它一點兒也不好玩。
而且,它比任何人類娛樂毒品都可怕得多。所有別的高危毒品根本都沒法和它相比。比方說,一個人要想吃大麻毒死,他要吃一斤;從來沒有人因為四氫大麻酚而死,相比之下1974-1983的10年間,有179人在日本吃河豚肉被毒死,467人中毒搶救回來了。
按照重量,河豚毒素比可卡因毒120000倍,比冰毒毒40000倍,比四氫大麻酚毒5000萬倍。事實上,可能只有一種動物比它更毒——金色箭毒蛙;別的不管是響尾蛇還是黑寡婦蜘蛛都被它甩幾十倍。它比VX神經毒氣和蓖麻毒素都更厲害。這不是一種鬧著玩的東西。
對于一只海豚來說,只需幾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送它上西天,而河豚受驚嚇時完全有能力釋放這么多。按照人類中毒者的描述,剛中毒的時候都不會有立刻的反應,要慢慢才會有麻木和針刺感。很快,癱瘓將從頭部擴展到全身,肢體無法運動,連休息都很難受。肌肉無力,言辭不清,呼吸困難。兩小時后中毒者失去感覺和身體控制,四到六小時后呼吸系統徹底崩潰。
就算不致死的劑量也不是開玩笑的。有些人描述說從頭到腳全部癱瘓,然而意識卻不受影響。 FDA的報告認為有些人可能直到死的時候意識還是清醒的。
如果說海豚為了可疑的快感在生死界限上游走,這是難以置信的,不但因為劑量本身已經難以控制,更因為哪怕是同一物種,不同的河豚個體釋放的毒素量也有巨大的不同。事實上,這些海豚的反應——被媒體描述為“陶醉地一動不動”和“神情恍惚”——更可能是中毒的初期癥狀,幸虧它浮到了淺水能呼吸的地方,不然也許就淹死了。
當然,以上的分析不能說明這一定是錯的,只是說明它成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萬一真的成立了,那可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畢竟,我們對于動物里的娛樂性毒品幾乎一無所知,相關研究還能幫助我們更了解人類中毒品的前因后果。
(作者:果殼網 流言百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